更新时间:2022.03.04
(一)当场认定、当场调解。交通警察适用简易程序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撤离现场后,应当根据固定的现场证据和当事人、证人叙述,认定道路交通事故事实,确定当事人的责任,当场填写事故认定书。当事人共同请求调解的,当场进行调解。 (二)24小时内。 1
交通事故报警无人处理,可以找交警队的督察处、公安局的纪委、当地政府的纪委(监察局)反映及投诉。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
1.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
当事人事后报警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记录:报警电话;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车辆类型、车辆牌号;如果涉嫌交通肇事逃逸,还应当询问并记录肇事车辆的车型、颜色、特征、逃逸方向、驾驶人的体貌特征等。
交通事故报警后处理流程: 1、现场处理,在交警到来之前,尽量固定证据; 2、交通事故认定对于轻微事故,交警可适用简易处理程序,当场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 3、交警调解,事故认定书出具后,当事人共同要求交警调解的,可以由交警部门调解; 4、诉讼
交通事故报警了不处理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管理部门反映,交通事故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出责任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交通事故报警了不处理,可以到交警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受理案件后,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交通事故后,发生以下情况的,当事人该报警: 1、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或者驾驶的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 2、驾驶人有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嫌疑的; 3、驾驶人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
当事人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报警,如果交警不处理的,则可以到交警部门进行投诉举报。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要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受理案件后,则应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如果当事人未在道路交通事故现场报警,而是在事后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那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如果受理,则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告知当事人。如
交通警察接到有关交通事故的报警之后,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到达现场之后,先组织抢救受伤人员,并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交通警察应当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勘验、检查,收集证据;因收集证据的需要,可以扣留事故车辆,但是应当妥善保管,以备核查。
如果发生交通事故一方不配合处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向交警队调取驾驶证、行驶证、保险凭证复印件,到工商局调取单位的基本情况; 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