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3
行政处罚的方式主要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种类: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即可以由享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作出,也可以由法律、法规授予行政处罚权的组织作出,还可以由行政机关依法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作出。
行政处罚中的追究时效,是指行政机关能对行为人的违法行为追究责任的有效期间。如果行为人的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则延长至五年。
行政处罚最基本原则: 一、处罚法定原则; 二、公正、公开原则; 三、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四、保障当事人陈述权利原则; 五、一事不再罚原则五项基本原则。
行政处罚法的相关原则为: 1、处罚法定原则; 2、处罚公正原则; 3、处罚公开原则; 4、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5、保障当事人权利原则; 6、行政处罚不能代替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原则。
行政处罚不成立是指如果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没有告知当事人处罚事实、依据、理由的,或拒绝听其陈述、申辩的,除了当事人自愿放弃陈述、申辩权外,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行政处罚法听证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听证依照以下程序组织: 1、当事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指依法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权集中由一个行政机关行使,原行政机关不得再行使已集中的行政处罚权的一种行政执法制度。根据法律规定,国务院或者经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
行政处罚法回避原则是防止利用职权徇私舞弊,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同时,也为了消除当事人的思想疑虑,保证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切实保障当事人的正当权利和合法利益,从而提高人民法院的威信,维护社会主义法制。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处罚种类为七种。 (一)警告; (二)罚款; (三)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 (四)责令停产停业; (五)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 (六)行政拘留;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
治安处罚总体来说从属于行政处罚,是其重要组分之一,但在具体方面例如执行手段、处罚方式等会有所差异,大家不要将两者混淆,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对于治安处罚和行政处罚,如果行政相对人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的,是会被公安机关给予治安处罚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