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5.31
单位受贿罪的主体是单位,而且只能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国有单位。法律规定,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等单位构成单位受贿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
构成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的要件包括: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2、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有公司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主体要件,主体为
符合下列要件即可确定构成对单位行贿罪: 1、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以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 3、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和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 4、客观方面存在行为人向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
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为:已满十四周岁贩毒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法律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单纯知情不举报,不用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若接受指令而配合,其有可能以共犯论处,因领导指令的行为不属违法性阻却事由,但可主张减轻处罚。
1、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是指明知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而向司法机关作假证明掩盖其罪行,或者帮助其毁灭罪证,以使其逃避法律的制裁的行为。根据法律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聚会喝酒死亡责任一般情形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己承担。但如果发生强迫性劝酒、恶意劝酒、灌酒者和未能保证喝酒者安全,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单位犯罪与个人犯罪的区别: 是否为了单位的利益,是否由单位的决策机构决定。 单位决策机构产生单位意志,指挥单位行为的实施,任何单位成员在单位业务活动中依据决策机构的决定实施的行为,应视为单位行为。 单位内部成员未经单位决策机构批准、同意或认
单位犯罪和自然人犯罪的既遂标准是一致的,即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齐备了刑法分则对某一具体犯罪所规定的全部构成要件。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单位犯罪与自然人共同犯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产生犯意的时间不完全相同。单位犯罪中,犯意只能产生于犯罪行为实施以前。共同犯罪中,犯意产生的时间是较为随意的,既可以是在实施犯罪以前,也可以在实施犯罪过程中。 2、犯意的种类不同。单位犯罪中的行
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认定为单位犯罪: 1、犯罪是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负责人决定的。 2、单位故意犯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为单位谋取非法利益的行为,或者违法所得实际归属于单位或其中的部分股东单位。
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我国刑罚在处罚单位犯罪时,原则上采取“双罚制”,同时也不排除法律特殊规定的“单罚制”。 所谓双罚制又称两罚制,是指对于单位犯罪的,既对单位判处罚金,又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