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08
仲裁裁决是指仲裁庭对当事人之间所争议的事项作出的裁决。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裁决自作出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根据我国参加的《纽约公约》的规定,我
我国人民法院在对于行政诉讼案件作出判决后,先由当事人自行执行生效的判决;如果当事人拒不执行的,则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申请第一审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由有执行权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
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是需要法定理由的。 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理由只能是仲裁机构本身出现了法定的过失,如果当事人仅仅是对于仲裁的赔偿数额不满意,则不能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而只能是“自认倒霉”。 而且,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前提是“一方当事
构成变造国家机关证件罪的,一般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是指非法制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销售伪劣产品犯罪未遂的,在基准刑的基础上从宽处罚。 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行政机关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审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或者由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
销售伪劣产品符合缓刑条件的,可以判缓刑。销售伪劣产品符合缓刑条件可以判缓刑。 缓刑的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销售伪劣产品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
非法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法院的判刑: 1、犯非法出售非法制造的发票罪的,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金; 2、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尚未销售,货值金额十五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不满五万元,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
非法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的规定是销售金额3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两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销售金额在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两年以上到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销售金额达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判断是否为明知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方法: 1、主体资格是否合格; 2、进货渠道是否正当; 3、交易活动是否公开; 4、成交价格是否合理; 5、商品标志和外观质量是否合格、齐全、是否粗制滥造。 《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