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违约金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直接规定,一方当事人违约的,应向另一方支付的金钱。员工主动辞职一般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般合同违约后违约金按照当事人协商确定的数额计算,最多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30%。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
约定违约金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对违约金的适用和比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约定。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违约金得事先确定应当考虑违约情况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约定条款没有明确约定违约金和损失赔偿额具体计算方法,不符合约定违约金的基本特征。
不合法,劳动法规定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劳动者保证金。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计算合同违约金的方式是,合同中有约定的,按其约定计算;无约定的,按照实际造成的损失来计算。合同违约金的上限是,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的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标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支付违约金的规定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可以约定违约金。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支付违约金的规定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可以约定违约金。但是劳动合同法对于违反竞业限制应当承担违约金的数额并没有具体规定,这说明劳动者和用人
合同解除后可以主张违约金。合同违约金的性质主要是补偿性的,有限度地体现惩罚性。违约金的约定应当估计到一方违约而可能给另一方造成的损失,而不得约定与原来的损失不相称的违约金数额;法律允许违约金在一定程度上大于损失,显然大于部分具有对违约方的惩
合同有违约金。合同违约金包括约定违约金和法定违约金,约定违约金需要双方在合同中约定,合同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约定违约金的适用和比例。约定违约金时要注意: 1、合同应明确约定违约金条款; 2、违约金条款的内容必须具体、明确; 3、由于违约金
符合下列条件的,可认定为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有违约行为、损害事实、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违约人主观上的过错。除约定服务期、保密期和竞业限制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
劳动合同违约条款约定情形包括: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约定的保密事项;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违约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不支付或拖延劳动者工资;其他。
劳动合同的违约责任:如果单位违法解约,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赔偿劳动者;如果劳动者违法解约,给单位造成损失的,向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者违反了服务期或者竞业限制的约定,则依法按约定支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