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0
选择行政诉讼地点的方法:一般可以选择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来起诉;如果行政案件经复议的,则也可以选择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来起诉等。
确立行政诉讼立案管辖就要通过法院的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来确定。 1、级别管辖是不同审级的人民法院之间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划分。我国人民法院的设置分为基层、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四个审级,级别管辖的一般标准是:一般案件由基层法院管辖,特殊
如果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的,一般可以选择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来起诉;如果行政案件经复议的,则也可以选择复议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来起诉等。
行政诉讼管辖权的选择: 1、一般地域管辖采取了“原告就被告”原则; 2、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仍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3、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法院
若法律法规规定对于该事由,行政复议为行政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则当事人不能自由选择,只能先申请复议再起诉;如果法律、法规未规定的,则当事人可以依法自由选择,可以选择先申请复议再起诉,也可以选择直接起诉等。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
行政诉讼后是不能再进行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可以作为行政诉讼的前置程序,但行政诉讼后是不能再就同一事由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依法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限的规定: 1、当事人可以直接提起诉讼或者自由选择诉讼的案件,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决定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必须先提起行政复议(复议前置)或者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后诉讼的,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
“先行政复议还是先诉讼在于当事人自愿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法律、法规规定有特殊规定的,应当先行政复议,再诉讼;如果没有特殊规定的,则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是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还是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诉讼。
先行政复议后行政诉讼是指,在某些案件情况下,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叫复议前置。复议前置的案件包括对已经依法取得的土地、矿藏、水流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不服或者对勘定、调整或者征收土地的决定不服等情形。
1、审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行政机关审理,而行政诉讼则是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审理。 2、法律依据不同。行政复议依据的是《行政复议法》及《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而行政诉讼则是依据《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