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1
滥伐林木罪的认定是: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不该滥伐,滥伐林木的行为会产生危害结果而有意实施滥伐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和林木的所有
非法滥伐林木罪由下列要件构成,即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国家保护林业资源的管理制度;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的行为。
滥伐林木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伐、滥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从重处罚。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是指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森林法的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情节严重,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行为。
符合以下要件才会构成滥伐林木罪: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林区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滥伐林木罪既遂会判得重。行为人被认定滥伐林木罪既遂的,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中滥伐林木“数量较大”,以10至20立方米或者幼树500至1000株为
犯非法滥伐林木罪且滥伐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保护林业资源的管理制度。
非法滥伐林木罪由客体是国家保护林业资源的管理制度,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国家保护森林法规,没有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采伐许可证,但违背采伐证所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而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管理的,以及本人自留山上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行为。主
非法滥伐林木罪由下列要件构成:犯罪客体应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具有牟利的目的。
数量较大的起点,在林区,盗伐一般可掌握在2立方米一5立方米或幼树100一250株;在非林区,盗伐一般可掌握在1立方米一2.5立方米或幼树50一125株。 关于数额的起点数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在两高规定的数量幅度以
滥伐林木罪既遂最少判处罚金。行为人构成滥伐林木罪的,滥伐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滥伐林木罪举报流程: 1、向森林公安举报:拨打当地森林公安电话。陈述事件原委。 2、向本地公安局举报:拨打110。并提供相应证据。 3、可以拨打举报电话、投递举报信件以及来访举报。
滥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是: 1、客体上,侵权对象是国家保护林业资源的管理制度; 2、客观上,违反国家森林保护法规,违反采伐证规定的地点、数量、树种、方式,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者管理的,以及本人在山上留下的森林或者其他树木的行为; 3、主体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