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2
用了公款是不是挪用,要依据具体的情况而定,主要看用公款的方式。1、如果公款是未经批准,当事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违法的情况下使用的,并且当事人自己使用或者用于营利活动、非法活动的,就是属于挪用的行为,数额达到较大就会构成犯罪。2、如果用了公
不算。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表现形式主要有: 1.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 2.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 3.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 因此公款公用不属于本罪表现形式。
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的量刑标准是: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中的挪用特定款物是把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挪作
《刑法》中挪用特定款物罪是以以下标准量刑的: 1、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特别严重的,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
挪用了公款没有达到《刑法》规定的量刑标准的,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构成挪用公款罪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如果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以及有重大立功表现的是可以减刑的;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则不可以减刑。 所谓重大立功表现是指下列情况: (一)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
公司无法成为挪用公款的主体,挪用公款应当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而进行的犯罪行为。 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罪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
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量刑标准的规定:如果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特定款物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特定款物专用的财经管理制度,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
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判刑标准的规定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通常认为,挪用特定款物而造成抗洪、抗旱、抗震、防汛等工作的重大困难和损失的、挪用特定款物数额较大,直接侵害群众生活利益或者妨害恢复生产自救的,直接导致灾情扩大的、挪用特定款物而造
挪用特定款物罪既遂的量刑标准规定为:犯此罪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害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关于特定款物专门使用的财经管理制度。
挪用特定款物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客体要件,侵犯的对象是国家专门使用特定款物的财务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挪用国家用于救灾、抢险、防洪、优抚、扶贫,移民、救济资金和物资,情节严重,对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3、主要部件
挪用公款尚未使用仍然构成挪用公款罪。认定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关键并不在于其是否实际使用了该公款,而在于公款的所有权中的使用权和占有权是否受到了侵犯。虽然没有实际使用,但是该公款已经脱离了单位的实际控制,单位对该公款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实际上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