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3
放火罪的犯罪构成: 1、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行为; 3、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放火罪的犯罪类型是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放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犯罪的构成三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行为、犯罪结果。具体如下: 1、犯罪主体,是指犯罪的自然人或者单位。自然人除包括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等客观因素外,还应当包括犯罪人的犯罪动机、目的等主观因素。 2、犯罪行为,是指
犯罪构成的四要件: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2、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主观要件,体现的是行为人在怎样的心理状态的支配下实施危害社会行为的,刑法对犯罪构成的心理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原因而对犯罪认定予以否定。
失火罪的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1、犯罪客体。失火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2、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仅限于公私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的非法利益。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信以为真,“自愿地”交出财物的行为。虚构事实可以是全部的虚构,也可以是部
放火罪的构成条件: 1、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4、客观要件: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
放火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是社会公共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放火行为; 3、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放火罪是由下列要件构成的: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失火罪的构成特征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主观方面是过失;客观方面是实施了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从而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放火行为没完成会构成犯罪。根据法律规定,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属于行为犯,即行为人一旦做出相应的犯罪行为,不论是否造成损害结果都构成犯罪既遂。但如果行为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或者采取相应行为避免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
犯罪构成要素和构成要件:主体要件(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主观要件(故意或过失);客体要件(即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客观要件(即犯罪的行为、结果或造成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