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主要有: 1.规范市场行为,维护市场秩序。竞争机制的正常发挥,需要有公平合理的交易秩序。在市场中,由于交易主体、交易手段、交易对象多种多样,市场行为纷繁复杂,这就需要有交易者共同遵守的交易准则。《反不正
根据我国反不当竞争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知道,反不正当竞争,指的是相关部门反对行为人实施违反商业道德竞争行为,反对行为人实施不法限制竞争又或者是实施垄断行为等不公平竞争行为,并且对行为人做出处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应该遵循诚信
反垄断法是经济行政法的一种,属于公法范畴;而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知识产权法的一种,属于私法范畴。反垄断法调整的目的在于禁止限制竞争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维护合法竞争的自由性,鼓促进经营者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反不正当竞争法调整的目的在于禁止不
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通过的时间是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3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号公布,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的是构成要件秘密性、价值性和保密性。
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严重部门垄断和地区封锁以及其他限制竞争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亦作了相应的禁止和制裁的规定。如政府利用行政权力限制商品流通,限制正当竞争的行为;公用企业或其他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限定他人购买指定商品,排挤其他竞争对手的
在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依据是公平原则。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中国垄断及不正当竞争的区别是: 1、不正当竞争是一种竞争行为,而垄断是一种排除或限制竞争的行为; 2、不正当竞争行为是违法行为,有些垄断行为被法律认可和维护; 3、不正当竞争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垄断行为主体不仅限于经营者; 4、不正当竞争行
商标注册中的反不正当竞争存在的情形有:以他人的姓名、企业名称或商号注册商标。袭用知名、著名、驰名商品商标造成消费者混淆。抢注外国著名商标。将老字号、老招牌作为商标抢注。
反不正当竞争法所称的经营者,是指从事商品经营或者营利性服务(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 不正当竞争,是指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行为有:实施混淆行为,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