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9
免于刑事责任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构成犯罪但不以犯罪论处,即对于已构成犯罪之行为不以犯罪对待,对于该犯罪主体不以犯罪人处置。免于刑事责任的法律效果就是不追究刑事责任。免予刑事处罚指因某些原因犯下罪行,需要刑事处罚,但因为自首或其他情节,导致不用
免予刑事处罚还罚款。罚款是行政机关强制违法者缴纳一定数量的钱。免于刑事处罚的,只是不追究刑事责任,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仍然可以追究相应的行政责任。 进行刑事处罚后还需要行政处罚吗 1、关于进行刑事处罚后还需要行政处罚这个问题,
贪污罪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免予刑事处罚。贪污罪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 1、情节明显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 2、犯罪已过起诉期限的; 3、特赦免除刑罚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5、其他法律规定免除刑事责任的。依照刑法应当追究刑事
符合条件的有可能。 1、案后主动到公安机关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系自首; 2、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礼道歉,赔偿损失,获得其谅解,并与被害人自愿达成和解协议。 3、综合被告人犯罪行为、情节,犯罪后果及悔罪表现,法院酌情予以较大幅度从轻处罚
免予刑事处罚的年龄是犯罪分子未满十二周岁。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法定的八种
交通肇事罪是不能免予刑事处罚的。根据《刑法》相关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
免于刑事处罚,不等于无罪释放,不等于不存在违反刑法的行为,只是具备了免予刑事处罚的条件,仍是犯罪行为。一旦开除党籍,虽然党章没有具体规定,但不宜作出恢复党籍处理,而是应重新申请入党。
免于刑事处罚不会坐牢。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根据我国目前法律规定,免予刑事处罚,除了被认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其他的犯罪行为是有犯罪前科的。免于刑事处罚包括以下情形: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的;犯罪已经过了追诉时效期限的;犯罪情节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对于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
免于刑事处罚不可以构成累犯。因为免于刑事处罚后就是没有罪,所以免于刑事处罚后再犯罪的,是不会构成累犯的,不符合累犯构成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
免于刑事处罚算前科,被认定不构成犯罪的除外。不予刑事处罚是因为其犯罪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其他特殊原因,但是其刑事犯罪的事实是存在的,是真实的。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
免予刑事处罚不能视为判处刑罚。免予刑事处罚就是认为犯罪嫌疑人有罪,因法定情况不处罚,免于刑事处罚,是有罪而免罚,仍然构成刑事犯罪,通俗地说就是有犯罪前科,而无罪判决的法律后果是,当嫌疑人被羁押的,应当立即释放,无罪,当然就无需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