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26
民事案件法院立案受理后,没有规定具体开庭时间,但一般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需要院长批准适当延长。 1、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后及时提起。被害人可以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也就是说在刑事案件侦查、审查起诉、审判阶段都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同时被害人也可以在刑事诉讼结束后,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刑事案件立案后及时提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三十天左右,具体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大概所需要的时间如下:法院立案向五天内向被告送起诉状副本,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收到答辩状后五日内向原告送达答辩状副本。
关于民事诉讼立案后多久开庭的问题,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 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
民事诉讼立案后多长时间开庭,如果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审判部门应当在5日内向当事人送达,法院在当事人在收到应诉材料后15日之后安排开庭;如果适用的是普通程序,则需要在30天之后安排开庭。
立案后大概一个月左右开庭。法律对开庭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只明确了审理期限。根据法律规定,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需要院长批准适当延长。在开庭的前三天,法院会告知当事人的开庭时间、地址等。
1、一般的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为3个月,特殊情况需要院长批准适当延长。 2、但是从立案到开庭,原则上不能超过3个月。 3、可以到立案庭咨询,是否因为证据不全而没有立案,法院接收材料不等于同意立案。
民事案件从立案到开庭一般要三十天左右,具体看什么案件和案件的实际情况。大概所需要的时间如下:法院立案向五天内向被告送起诉状副本,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收到答辩状后五日内向原告送达答辩状副本。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法院对起诉离婚立案后,会在立案五天内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被告收到起诉书后在十五天内答辩,法院会提前三天通知开庭,所以立案最最少要过20天才开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