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6
有期徒刑的适用对象可依刑期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这些规定中有期徒刑的刑期幅度大致可分为三类情况:10年以上有期徒刑为长期徒刑;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为中期徒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为短期徒刑。不同期限的有期徒刑,其适用对象也不同。 1、长期徒
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我国《刑法》第74条明确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该规定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强调了累犯从重处罚的性质,因为缓刑的运用是以罪犯有悔罪表现,不致再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为条件的,而累犯
附加刑中没收财产的适用对象有: 1、危害国家安全罪。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所有的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2、严重的经济犯罪。 3、严重的财产犯罪。 4、其他严重的刑事犯罪。
减刑的适用对象: 1、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服刑期间认真遵守监管,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或立功的。 减刑的开始时间如下: 1、被判处五年以上的,一般在执行一年半后可以依法减刑; 2、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的罪
拘役的适用对象包括:拘役一般只适用于犯罪性质比较轻微的犯罪。拘役多适用于社会危害性不大的犯罪。在中国刑法分则中,设置拘役刑的条文绝大多数是把拘役作为最低法定刑规定的。
没收财产刑的适用对象包括以下这些: 1、危害国家安全罪是适用没收财产刑的首要对象; 2、经济犯罪及贪利性的犯罪是没收财产刑的重要对象; 3、一般的财产案件。
职务侵占罪适用对象是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犯职务侵占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财产损害赔偿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是当事人已有的合法利益,因可归责于加害人的原因事实发生,以致减少的利益。而间接损失是被损害人本可获得的预期利益,但由于可归责于加害人的原因事实发生,以致丧失的利益。
惩罚性赔偿是指损害赔偿中,超过被侵权人或者合同的守约一方遭受的实际损失范围的额外赔偿,即在赔偿了实际损失之后,再加罚一定数额或者一定倍数的赔偿金。通过对侵害人的威吓作用,对侵害人自身以及社会一般人产生预防作用,降低类似侵害他人权益的不法行为
惩罚性赔偿是相对于补偿性赔偿而言,就侵权责任中的赔偿责任来说,目前我国法院多采用补偿性赔偿责任来确定侵权行为的赔偿范围,即以侵权行为导致被侵权人所受实际损失为标准,损失额多少,赔偿额多少。
惩罚性赔偿又称示范性赔偿或报复性赔偿,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赔偿数额超出实际的损害数额的赔偿。 只在产品责任中引入了惩罚性赔偿,且并非全部的产品责任都适用惩罚性赔偿,而是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主张惩罚性赔偿: 第一、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主观上具有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