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24
回避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以保证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获得公正的审判。对于经济仲裁中,仲裁员也需要进行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 2、回避对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
回避是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以保证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获得公正的审判。对于经济仲裁中,仲裁员也需要进行回避。 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理由: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近亲属; 2、回避对象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是指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等因与案件或案件的当事人具有某种利害关系或其他特殊关系,比如是案件的当事人或当事人的近亲属、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等。回避制度有利于
刑事诉讼中应当回避的情形有: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刑事诉讼中应当回避的情形有: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担任过本案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的; 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刑事案件判缓刑的条件有: 1、属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2、犯罪情节较轻; 3、有悔罪表现; 4、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5、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事案件减刑的条件: 一、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 二、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三、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的; 四、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五、在抢险救灾或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1.是劳动争议当事人或当事人近亲属的; 2.与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的; 3.与劳动争议当事 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刑事诉讼法申请回避的条件是: 1、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等其他情形。
一、自行回避。自行回避又称主动回避,是指具有法定回避情形之一的有关办案人员自行要求回避。侦查人员的回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经有回避决定权的组织和人员决定同意自行回避的,即发生自行回避的效力。
交通警察调查交通事故时要回避的情形有: (1)交警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其近亲属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处理的。为了保证查处违法行为和处理交通事故的公正性、合法性,
1、主观条件,行为人是为了保护合法权益免遭受正在发生的危险的损害; 2、起因条件,必须要避免的危险现实存在,该危险可能来自人的危害行为(包括违法行为或犯罪行为)、自然灾害、动物的侵袭、人的生理疾患等; 3、时间条件,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