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4
构成盗掘古墓罪的四个要件为: 客体上侵犯了国家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 客观方面表现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 主体是年满十六周岁时的人;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古文化遗址、古墓葬中文物的目的。
偷盗合同属于犯罪。但偷空白合同不构成犯罪,只会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根据法律规定,偷盗涉及商业秘密的合同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偷盗涉及金额较大的生效合同或多次偷盗合同的,构成盗窃罪。
除在侦查过程中发现不应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销案,其他情况不可以销案。撤销案件的,应当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并且通知原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
不符合盗窃罪立案标准的,是可以销案的,而对于达到盗窃罪立案标准的,被害人只有报案权,没有申请销案的权利。除了在侦查过程中不应当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外,其他情况下都是不能销案的撤回的。对于销案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立即释放,并出具释放证明,并通
盗窃罪立案后公安经过侦查发现没有盗窃的犯罪事实;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已过追诉时效的;经特赦免除刑罚的;嫌疑人死亡的,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等情形的应当撤销案件。
行为人因涉嫌盗窃罪被受害人报案举报的,私了后也不可以撤案,应当由人民检察院对犯罪行为人提起公诉。《刑法》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
涉嫌构成盗窃罪的,除非嫌疑人死亡,一般案件是不存在撤诉可能性的,即使赃物及时返还并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也只能从刑罚上从轻处罚,不会做撤案处理。撤销案件是司法机关一种终止刑事诉讼的方式。在我国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可作出撤销已立案的案
盗窃罪立案后具备以下情形应当撤案: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情形。
盗窃罪立案后具备以下情形应当撤案: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等情形。
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1、各省、自辖市最低立案标准不同,根据当地经济条件确定; 2、数额较大:5000-20000元以上。大量侵占罪成立; 3、数额巨大:1万元以上。 具体处罚是: 1、非法占有别人财产,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
多次盗窃未遂可以构成盗窃罪。对于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
信用卡盗窃1000元,会构成盗窃罪。盗窃罪的判刑标准: 1、信用卡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因没有实施犯罪行为而被不诉的,则不会有案底。但如果是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等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仍会有本应的案底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