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3
人民法院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再审案件,发现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一般应当通过庭审认定事实后依法作出判决。但原审人民法院未对基本事实进行过审理的,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重审。原判决认定事实错误的,上级人民法院不得以基本事实不清为由裁定发回
交通肇事罪不都是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属于过失犯罪。交通肇事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
买房后开发商逾期交房具体的维权方式如下: 一、与开发商协商。 二、向房屋建设管理机关反映,请求处罚开发商。 三、向法院起诉。迅速及时的向法院起诉,要求判令开发商支付延期交房的违约金,或根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解除房屋买卖合同。
中国新《刑法》中,行为人犯破坏交通设施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行为人犯本罪,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院对破坏交通设施罪的裁判标准: 1、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2、造成严重后果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
法院对破坏交通设施罪,裁判为: 1、一般情况下,行为人犯破坏交通设施罪,造成了严重后果的,会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如果是过失破坏交通设施,构成犯罪的,会判处三年至七年的有期徒刑; 3、如果犯罪情节较轻的,会判处三年以下
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法院的判刑规则: 1、构成本罪既遂的,法院应当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后果严重的,法院则应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对不动产物权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该期间届满后,权利不受保护的法律制度。该制度有利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交易秩序和安全。
最高人民法院以法发〔2016〕2号印发《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分关于审理抢劫刑事案件的基本要求、关于抢劫犯罪部分加重处罚情节的认定、关于转化型抢劫犯罪的认定、具有法定八种加重处罚情节的刑罚适用、抢劫共同
主要依据人身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等相关法律规定。具体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被扶养人生活费、财产损失的实际赔偿金额、后续治疗费、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赔偿等。
破坏公用电信设施罪的四要件应为: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侵害的客体是通讯方面的公共安全;主观方面是故意;客观方面是实施了破坏公用电信设施,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