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哪些?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0-22 17:30:08 108 人看过

明确表达和默示形式是法律中关于行为人意愿和意图的形式。明确表达包括口头、书面、公证和登记等形式,而默示形式则包括推定行为和沉默两种形式。推定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不作为方式所作的意思表示,或说他人根据行为人的沉默推定他具有某种意思;沉默则是指行为人以不作为方式所作的意思表示,或说他人根据行为人的沉默推定他具有某种意思。

一、明确表达。行为人通过明确的言语或行为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和意图,这被称为明确表达,它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口头表达。

2、书面形式。

3、公证形式。

4、登记形式。

二、默示形式。行为人没有明确表示自己的意志和愿望,但法律认为可以从他的行为中推断出他的意志和愿望,这种形式叫默示形式。

它包含下面几种形式:

1、推定行为。

2、沉默:行为人以不作为方式所作的意思表示,或说他人根据行为人的沉默推定他具有某种意思。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通过协议或者意思表示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方式。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以下形式:合同、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无权代理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人身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

首先,合同是指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具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书面形式包括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口头形式包括当事人口头达成的协议。其他形式主要指以行为或者某种刺激为手段表示当事人意思的形式。

其次,单方民事法律行为是指由一方当事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遗嘱。无权代理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代理人没有代理权或者超越代理权范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具有人身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为标的的民事法律行为,例如人身安全保护令。

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如果合同涉及大量内容或者双方当事人不便书面表达,可以采取其他形式。同时,无权代理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谨慎处理,以免产生法律风险。人身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则需要特别注意相关法律后果,避免侵犯他人权益。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根据明确的言语或行为进行表达,也可以通过默示形式进行推断。其中,明确表达包括口头表达、书面形式、公证形式和登记形式,而默示形式则包括推定行为和沉默。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但无权代理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需要谨慎处理。

《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01日 18: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文章
  •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
    (一)明示形式明示形式,是指行为人明确表达内心意思的形式,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及视听形式等其他形式。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它又分为一般书面形式和法定书面形式。一般书面形式是指法律只一般地要求行为人用文字符号等来进行意思表示的方式。如常见的书面合同、电报、电传、电子数据交换等数据电文,往来信件等。一般书面形式,或为当事人约定采用,或为法律规定采用。如果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应采用书面形式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特殊书面形式是指当事人除了用文字符号表达其意思外,还须经有关机关确认的形式。它一般包括公证形式、鉴证形式、审核登记形式和公告形式等。特殊书面形式除具有证据效力外,还往往具有成立效力及生效效力。(二)默示形式默示形式,是指在行为人不明确表达内心意思的情况下,根据其行为判定行为人内心意思的形式。包括推定形式和沉默形式。1、推定形式。推定形式是指在行为人不明确表达内心
    2023-08-17
    343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一、合同包括什么内容和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二、入股合同构成要件入股合同构成要件: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意思表示真实;3、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三、甲方委托代理人是什么意思甲方委托代理人是指受被代理人的委托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委托代理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即书面和口头形式,当事人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用口头形
    2023-02-16
    59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
    一、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哪些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的形式有:1.明示形式。即行为人用积极的、直接的、明确的方式表达其内部意思于外部,具体包括用言语进行表达内心意思的口头形式;用文字表达内心意思的书面形式及其他形式,所谓其他形式具体可表现为视听资料形式和须经特定主管机关履行特定手续的特殊书面形式,诸如公证、审核批准、登记等。2.默示形式。即不依赖语言或文字等明示形式,而通过某种事实即可推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行为人虽然并没有作出明示的意思表示,但根据法律的规定,可以认定行为人的某种客观事实状态就是表达同意进行民事活动的意思。二、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后果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后果如下: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方行为(即合同行为)。2.无权代理行为。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行为,被代理人事后追认的,则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反之,被代理人事
    2023-06-15
    100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件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下列形式:一是口头形式。即行为人用口头语言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包括当面交谈和电话洽谈等直接对话方式,也包括托人带口信等。凡是法律不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的法律行为,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进行。口头形式简便易行,直接迅速,但又因没有文字根据而缺乏客观记载,不便于调查取证。因此,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数额不大或者可及时清结的民事法律行为,而不宜适用于数额较大,内容复杂,非即时可清结的民事法律行为。二是书面形式。即行为人用文字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这种形式根据确凿,客观外形明显,易于查证,对于稳定经济关系,防止争议和解决纠纷都有积极作用。因此,标的数额较大,不能即时清结的民事法律行为应采用书面形式。
    2023-02-21
    251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要件
    民事法律行为
    一、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要件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所表现的方式,也即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的方式。根据相关法律对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作了专门规定,其主旨在于:(一)公示并强调有关行为及其后果的严肃性。(二)促使当事人谨慎从事,以切实保障其利益。(三)便于证据保全。因此,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又被称作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件。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下列形式:一是口头形式。即行为人用口头语言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包括当面交谈和电话洽谈等直接对话方式,也包括托人带口信等。凡是法律不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进行的法律行为,都可以采用口头形式进行。口头形式简便易行,直接迅速,但又因没有文字根据而缺乏客观记载,不便于调查取证。因此,这种形式一般适用于数额不大或者可及时清结的民事法律行为,而不宜适用于数额较大,内容复杂,非即时可清结的民事法律行为。二是书面形式。即行为人用文字进行意思表示的形式。这
    2023-05-06
    281人看过
  • 民法典中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什么
    一、民法典中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什么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二、民事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两者虽然都是行为人基于主观上的目的,借助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实施的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但它们有以下两个区别:1、二者性质不同。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的合法行为,这种合法行为的目的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而民事行为包括有效的民事行为和无效的民事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和非法的民事行为。2、法律后果不一样。行为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受法律的保护。民事行为有合法与非法、有效与无效之分。对于非法的或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不受法律保护。
    2023-06-19
    500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咨询
    •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哪些
      湖北在线咨询 2023-10-14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等,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
    • 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形式有哪些
      安徽在线咨询 2023-08-28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1、凡是以文字表达形式进行意思表示的,即为书面形式,如书面合同、书面遗嘱等。 2、凡是以口头语言方式进行意思表示的,即为口头形式,如双方当事人通过当面协商或者电话洽谈而订立的口头合同。
    • 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形式有哪些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20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1、凡是以文字表达形式进行意思表示的,即为书面形式,如书面合同、书面遗嘱等。 2、凡是以口头语言方式进行意思表示的,即为口头形式,如双方当事人通过当面协商或者电话洽谈而订立的口头合同。
    •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哪几种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6-12
      一、明示形式 行为人以明确的表示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称为明示形式,它包含下面几种: 1、口头形式:这种形式简便明了,但发生争议时往往不易证明。对于价额不大和即时清结的法律行为,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法律规定不能采用口头形式的,如果使用了,其行为就无效。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一般经过签名盖间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用口头
    •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哪些,有没有法律规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6-15
      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等,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