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及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11-17 00:20:06 285 人看过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成立需要满足有效条件,包括主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形式合法。民事法律行为应当满足更多条件,包括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一、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应当具备以下有效条件:

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只有具备了民事权利能力,才能参加民事活动。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3、行为内容合法。

4、行为形式合法。

三、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

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包括当事人、意思表示、客体和条件。当事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意思表示是指当事人以口头、书面、行为等方式表达其意思,客体是指当事人通过意思表示所设立、变更或者终止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条件是指当事人达成协议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在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满足上述四个条件。首先,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这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前提条件。其次,当事人需要有明确的、真实的意愿表示,即意思表示必须明确、真实,不能存在虚假或者误导的情况。第三,当事人需要就设立、变更或者终止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达成协议,这是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核心条件。最后,当事人需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例如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等。

如果当事人未能满足上述任何一个条件,那么民事法律行为将无法成立。因此,在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过程中,当事人需要仔细阅读、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成立应当具备有效条件。这些条件包括: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3、行为内容合法;4、行为形式合法。当事人、意思表示、客体和条件是成立民事法律行为的必要要素。在成立过程中,当事人需要满足上述四个条件,否则民事法律行为将无法成立。因此,当事人需仔细阅读、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5月20日 16: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文章
  •  什么是追偿权及其法律依据?
    追偿权是一种具有不确定性、请求权和许可权的权利,它基于某一特定的前提基础法律关系产生,并仅属于特定民事主体。在司法实践当中,追偿权一般有三种情况:保险公司在对财险进行赔付以后,对于侵害人取得追偿权(由被害人转让);担保人保证人替债务人偿还债务后取得对于债务人的追偿权;单位在对外承担了赔偿责任后对于犯有错误造成侵权的有责任的个人,可以追偿,这也是一种追偿权。追偿权是一种具有不确定性、请求权和许可权的权利,它基于某一特定的前提基础法律关系产生,并仅属于特定民事主体。在司法实践当中,追偿权一般有下列几种:一、保险公司在对财险进行赔付以后,对于侵害人取得追偿权(由被害人转让);二、担保人保证人替债务人偿还债务后取得对于债务人的追偿权;三、单位在对外承担了赔偿责任后对于犯有错误造成侵权的有责任的个人,可以追偿,这也是一种追偿权。 追 偿 权 法 律 依 据 : 单 位 对 外 赔 偿 责 任 与
    2023-09-12
    335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一、民事行为有效的条件有哪些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事实行为,其中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是有相应条件的,具体如下:(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民事法律行为效力的有效发生,是当事人实现意思自治目的的关键。但是,民事法律行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具备完全有效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可能因民事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否健全、意思表示是否真实、是否违法及违背公序良俗等情形而受影响。因此,民事法律行为除有效外,还包括无效、可撤销、效力待定等其他效力形态。二、明示表达意思的其他方式
    2023-04-03
    255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公民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是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行为人非依法律规定或者取得对方同意,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2023-06-08
    442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第一百三十四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基于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一致成立,也可以基于单方的意思表示成立。法人、非法人组织依照法律或者章程规定的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作出决议的,该决议行为成立。第一百三十五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2、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3、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是非为要求等价性),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有偿行为
    2023-08-17
    111人看过
  • 民事侵权行为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四条:本编调整因侵害民事权益产生的民事关系。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除了以上12种侵权还有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一、民事侵权行为有哪些1、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2、雇佣活动或雇佣关系中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3、帮工活动中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4、产品缺陷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5、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6、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7、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8、地面施工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9、建筑物等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0、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12、经营活动或其他社会活动中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二、侵权行为有哪些分类1、按照是否具有
    2023-03-26
    467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的含义是什么?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义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建立应当具备下列有效条件:1、法律行为主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民事权利是法律确认的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只有具备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才能参加民事活动;2、行为人的意思是真实的;3、行为内容合法;4、形式合法。什么是无效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因而自始、绝对、确定、当然、永久地不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发生预期效力的民事行为。《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2023-07-03
    56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咨询
    • 民事调解书的概念及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2
      民事调解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在查清事实、分清是非的基础上,通过调解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而制作的法律文书。其存在的法律依据为:第八十五条【调解的原则】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第八十六条【调解组织形式】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由审判员一人主持,也可以由合议庭主持,并尽可能就地进行。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可以用简
    • 其它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法律依据
      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19
      其它法律的规定是: 1.是法律制定的兜底条款,是以后修改或制定新的具体情形的依据,是立法的一种技术手段; 2.还可能指本法中的相关规定在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具体规定,相对于本法属于特别规定。
    • 卫生行政执法行为的效力及其依据是什么
      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28
      你有具体问题要咨询吗建议详询或面谈。
    • 民事法律行为的依据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15
      (一)主体要素: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二)客体要素: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有称标的,是民事主体之间据以建立民事法律关系的对象性事物,是民事主体追求的利益的反映,成为民事主体活动的目标。
    • 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认定法律依据是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3
      1、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第12条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第13条规定: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2、以年龄作为判断行为能力的标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