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印件是传来证据还是原始证据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4-01-05 11:36:37 274 人看过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复印件在民事诉讼中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首先,证据必须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事实,而复印件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其次,在民事诉讼中提交原件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而复印件则需要提供原件的复制品、照片、副本、节录本等。如果提供人拒不提供原件或原件线索,并且没有其他材料可以印证,对方当事人又不予承认,那么在诉讼中就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因此,虽然复印件可以作为证据,但必须满足上述条件才能被视为直接证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2日 17:1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传来证据相关文章
  • 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一定高于传来证据吗
    原始证据的证明力是否大于传来证据的证明力在司法活动中,并不能说原始证据的证明力大于传来证据的证明力,只能说原始证据的可靠性大于传来证据。因为不管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它们的来源都必须合法。来源不明确是不能作为证据使用的。所以,原始证据的证明力不一定大于传来证据的证明力。证据的种类1、书证、物证以物品或者文字为表现形式的实物证据。物证是用于犯罪或与犯罪相关联的,能够证明犯罪行为和有关犯罪情节的物品或痕迹,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血迹、指纹、脚印等。书证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件或其他文字材料,如毒品犯罪分子进行联络的往来书信;贪污犯罪分子涂改的单据、账本等。物证的特点是,不具有任何主观的东西,而只以其客观存在来证明案件的事实。对物证必须妥善地加以保管,以保持物证的原有的形态。如果不能保持原来形态或者物证有可能灭失的,行政机关必须采取措施予以保全。2、证人证言是知道案件真实情况的人,就其所了
    2023-06-19
    494人看过
  • 传来证据定死刑,原始凭证改案性
    本章节点评:本案是一起强奸犯罪案,只因办案人员以传来证据:电脑数据定的案,被原始的出生记录所改变,也改变了一审的定性。律师二审上诉辩护成功。笔者于1997年11月17日,承办强奸幼女案,一审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刘志军死刑、沈奇9年有期徒刑。因检察院办案同志在律师坚持的女孩子年龄证据问题上有分歧,迫使一审辩护人不敢坚持真理了,请求律师事务所研究决策。当事人家属找到当时笔者负责的律师事务所,笔者出面担任二审辩护人。在二审审理期间,笔者亲率本所四名律师,到实地调查走访若干老年人,最后,从农村生产大队、计划生育妇女主任处,调出了女孩子的实际出生年龄,与公安局微机里的年龄有重大出入,在事发时已经年满14岁,故此一审定性不准、判决不公。二审法院到滨海实地复查律师所举之证据后,依法撤销一审原判决,直接改判刘志军无期,沈奇改为8年有期徒刑。本案上诉成功。所以说,一审判决书,有很多正确的,但也有不正确的;
    2023-06-11
    330人看过
  • 书证的复印件是不是证据
    书证的复印件是不是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提供的书证往往是复印件。而书证又是民事诉讼中最常见和最常用的一种证据,因此正确认识书证复印件的证据效力和准确确定其证明力,对于处理好民事案件,意义举足轻重。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或容易产生歧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书证是七种证据之一,通常采用复印件的方式予以保存、固定,可见书证的复印件只是书证的载体。当事人提供书证的原件或复印件,都具有证据资格,具有可采性,可以纳入诉讼程序。但当事人提供书证的复印件,是否具有证明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第(四)项规定,当书证复印件无法与原件核对时,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换言之,与原件无法核对的书证复印件作为狐证时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因为这种书证复印件的真假难以分辨,决定了其证明力较低,必须有其他证据佐证,才能采信。但不能因为这种书证复印件作为狐
    2023-06-06
    208人看过
  • 什么是原始证据原始证据包括哪些
    原始证据:原始证据和派生证据,是按民事诉讼证据来源加以区分的。原始证据,就是直接来源于案件客观事实的证据,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第一手材料”。如合同的原件。根据司法实践的经验证明,原始证据要比派生证据更可靠些。原始证据,即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证据可分为人证、物证与书证。人证中的原始证据,指直接感知案情的人,所提供的证言,例如目击证人。物证中的原始证据,通常包括现场留下的物质与痕迹,例如现场发现的指纹。书证中的原始证据,通常包括与案情有关的书面材料的原件。例如合同书原件。
    2023-05-01
    353人看过
  • 证据是复印件法院支持吗
    证据是复印的法院会支持,但是当事人还需要提供更多其他相关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于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据,人民法院会根据法定程序,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进行全面客观地审查核实。一、法院没有证据是否可以发传票法院没有证据可以发传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是审理案件中通过审理才能够弄清楚的事情。法院只要认为达到立案标准,就可以受理案件,一旦法院受理,就可以向被告发传票。传票由人民法院签发,通常适用于传唤当事人,并应当依法先期直接送达受传唤人。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明作用,即当事人通过证据来支持当事人的主张,反驳对方的主张,证明白己的诉讼请求成立,诉讼理由符合客观情况;证据在民事诉讼中有查明案件事实的作用,即法院通过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和法院自己收集调查的证据来查明案件真实情况;证据对法院作出判决的作用,即法院作出判决,得以事实为依据,而事实的认定,则以法院对相关证据的判断、确定为依托,没
    2023-06-27
    86人看过
  • 传来证据有可能是直接证据吗?
    【传来证据】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证据,也即经过转、述、传抄、复制的第二手以及第二手以下的证据,是传来证据,也叫“派生证据”或“衍生证据”。如证人从他人处得知案件事实的证言、书证的副该、音像资料的复制品等都是。一、证据作用传来证据在办案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线索;2、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审查原始证据是否真实的手段;3、在无法获得原始证据时,可用以证明案件的次要事实和情节;4、可以强化原始证据的证明作用。在中国刑事诉讼中通常不排斥传来证据,只是要求注意其可靠性与证明力。一般来说,证据材料被转手传递,失真可能性就增大,转手次数越多,失真的可能性越大。因为转述者可能会有意无意地将事实扭曲。所以,在通常情况下,原始证据要比传来证据更可靠些,证明力更强些。但是,在一定情况下,传来证据可以替代原始证据。如对于那些易于消失或难以搬动的物证来讲,只有通过照相、复制模
    2023-05-02
    86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传来证据
    相关咨询
    • 刑诉中的证人证言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6
      证人证言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关键词:证人所证明事实的来源途径1、证人证言所证明的事实,如果是亲身在现场直接获得的证据,那么该证人证言就是原始证据;2、证人证言所证明的事实,如果非亲身现场直接获得,而是从他人口中转述的,那么该证人证言就是传来证据。例如:A亲眼看到C伤人的全过程,那么,A的证人证言就是原始证据;如果B看到C伤人的全过程,但B突发急症,在临死之前把看到C伤人的全过程给自己的妻子讲了,
    • 如何区分传来证据和原始证据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21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区别:原始证据是指司法人员直接从原始出处获取的未经复制和转述的证据。 然而传来证据就是原始证据的对称,是指来源于他人转述或传抄等间接途径的第二手事实材料。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
    • 如何区分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1-03
      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的区别:原始证据是指司法人员直接从原始出处获取的未经复制和转述的证据。 然而传来证据就是原始证据的对称,是指来源于他人转述或传抄等间接途径的第二手事实材料。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物。
    • 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什么意思,如何运用传来证据?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30
      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什么意思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一般而言,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原始证据比传来证据可靠。就来自同一来源的证据,距原始证据越近的通常越可靠,转手和复制的次数越多,离证明对象越远,其所含信息发生减损或者扭曲的可能性越大。二、如何运用传来证据传来证据的运用,应当遵循以下规则:
    • 2022年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有什么区别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0
      所谓原始证据,就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客观事实的证据,即人们常说的“第一手材料”,例如合同原件、现场物证等等,通常别认为比派生证据更可靠。 而传来证据则是指非来源于案件事实或者原始出处,而是从间接的非第一手来源获得的证据材料,即经过复制、复印、传抄、转述等中间环节而形成的证据。 而这区分的标准,不是是否变更意思表示,而是主要看起来源。 这是对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在司法实践中的证据运用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