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危险行为的免责理由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8 08:00:39 69 人看过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规定: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因此法官在裁判此案件时,应当严格审查共同危险行为人对其免责的举证,只要行为人没有确定无疑的证据否定该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其主张就不应予以支持。此时,对行为人所举证据的审果为当从严格的相当因果关系理论出发,遵循因果关系的排除的各种方法。

要指出的是,共同危险行为人之一尽管不能证明其行为与损害结果没有因果关系,但却举证证明其他行为人之一或者一部分为实际加害人且该证明能够成立的话,其同样可以免责。因为此时,该纠纷已不是共同危险行为,而是单独侵权(一人为加害人)或者共同侵权(一部分人为加害人)。也就是说,一旦实际侵害行为人被确定,其他人即免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6月13日 07: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共同危险行为相关文章
  • 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基础
    关于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基础有三种学说.第一种是共同失说,即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基础是共同过失,即疏于注意义务的过失。不仅要求各行为人都有过失,而且要求各行为人过失内容相一致,以构成共同过失。第二种是过错与严格责任混合说,该学说认为,共同危险行为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没有共同过错,但实际致害人对其实际致害行为具有过错,并未实际致害的其他共同危险行为人对损害的后果并无过错,让其承担责任实际上上一种严格责任(即无过错责任),其立法目的在于充分保护受害人。第三种是共同危险行为责任基础是在于法律对无辜的受害人与无辜的被告人利益的取舍和危险行为的关联性。该学说认为,法律对无辜的受害人与无辜的被告人利益的取舍,推定各危险行为人与受害人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从而要求危险行为人全体对受害人负赔偿责任。危险行为的关联性是共同危险行为人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的基础。共同危险行为人主观方面既包括过失,也包括一方故意他方过失和
    2023-06-07
    481人看过
  • 共同危险行为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免除
    共同危险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对行为人来说也不是没有例外。如前所述,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是建立在过错推定的基础上的,此种推定在法律上是可以被推翻的。这就是说,行为人可以证明有某种事实的存在,而表明自己没有过错,从而被免除责任。对于过错推定,可以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责任倒置的目的是为了加重行为人的责任,限定过错责任的适用范围,使受害人获得更多的补救机会。何种事实可以导致共同危险行为人身损害赔偿责任的免除,在学界有不同学说。一种认为共同危险行为人不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应当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而共同危险行为人能够证明损害后果不是由其行为造成的,不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也就是说,行为人若能确切地证明自己行为绝不可能导致损害的发生,其行为不可能构成损害发生的原因,就可以被免责,如果要让共同危险行为人证明是谁造成损害才能免责的话,其证明义务就太重了。如《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条第
    2023-06-07
    495人看过
  • 共同危险行为归责原则
    共同危险行为
    一、共同危险行为归责原则共同危险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侵权行为法上的“过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侵害行为时的某种应受非难的主观心态,这种心态通过行为人所实施的不正当的、违法的行为表现出来。过错意味着行为人选择了与法律和道德都不相容的行为,行为人自然应该对此行为引发的损害后果负责。过错在侵权法上有其特殊的地位,体现了法律对行为人所实施的违背法律和道德、侵害社会和他人利益行为的否定性价值评判。二、共同危险行为有哪些免责事由首先,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而言,该主张较为可取。因为既然在共同危险行为中,各共同危险行为人的危险行为同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法律推定的,那么这种推定当然可以通过客观的、足以排除致害可能的性事实和证据予以推翻,这也是逻辑推理的必然结论。其次,行为人若能证明自己的行为不可能导致损害结果的发生,要求其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是不尊重事实,也是不合理的。再次,至于有学者所担心的,是否会出现所有的危
    2023-05-03
    205人看过
  • 共同危险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区别,什么是共同危险行为
    一、共同危险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区别共同危险行为与共同侵权行为的区别如下:1.构成要件不同:对于损害的发生,共同危险行为人主观上不具有共同过错;共同侵权行为人则具有共同过错或过失。共同危险行为中,加害人是个别人,且无法确定;共同侵权行为中加害人是确定的,损害后果是共同造成的,行为人即加害人,尽管对损害后果所起的作用不尽相同。2.损害结果与行为的因果关系不同:共同危险行为中,只有个别人与损害结果具有因果关系;共同侵权行为中,行为人与损害结果都有直接因果关系。3.举证责任不同:共同危险行为诉讼实行举证责任倒置。而共同侵权行为诉讼,则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承担举证责任。4.归责原则不同:共同危险行为案件采用过错推定原则;而共同侵权案件采用过错原则。二、什么是共同危险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共同实施可能导致他人权利受损的危险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但不能确定实际侵害人的情形。
    2023-06-07
    248人看过
  • 危险责任主义视角下的共同危险行为
    共同危险行为罪不当诛侵权的民事责任形态是固定、有限的,一般认为包括连带责任和按份责任,近年来我国民法引进了补充责任,但面对复杂多变的侵权行为事实,有限的侵权责任形态与无限的侵权行为形态之间本身就面临类型化的困境。共同侵权行为被认为是承担连带责任的最典型侵权行为类别,在侵权法上,便可以认为是承担了极刑(相对应的,刑法上的极刑是死刑立即执行)。而共同危险行为,其主观上有学者认为可以是共同过失,其因果关系上尚不明确孰为真正致害人,也被处以极刑(连带责任),似乎就显得罪不当诛了。否则一案例,如可以同时选择主张共同侵权和共同危险,当事人自然会选取证明责任较轻的共同危险行为为主张,而架空共同侵权行为之适用。这种归谬,并非为否定传统民法在共同危险行为上持连带责任观点之正确理论,而是借此引出重新审视共同危险行为承担连带责任之真正原因,探求其恶性当诛之制度设计目的。一、共同危险行为制度中潜在的问题(一)要件
    2023-06-07
    124人看过
  • 共同危险行为构成要件是什么以及共同危险行为的归责原则
    一、共同危险行为构成要件是什么共同危险行为构成要件是:1.行为是由数人实施的。2.行为的性质具有危险性。3.具有危险性的共同行为是致人损害的原因。4.损害结果不是共同危险行为人全体所致,但不能判明谁是加害人。二、共同危险行为的归责原则共同危险行为作为共同侵权行为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对其归责原则有过错推定原则、过错原则与过错推定原则混合运用之说。在共同危险行为情形,危险行为由数人实施、共同危险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侵害他人合法权利的可能性(危险性)且加害人不明,适用严格的过错责任原则,要求受害人证明加害人具有过错,则受害人不能获得赔偿,因此,适用过错原则之特殊形式---过错责任推定原则有利于衡平保护受害人利益。三、共同危险行为与其他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的区别共同危险行为与其他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真正的行为人是否确定。在其他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中,行为人是确定的,因此不
    2023-06-07
    248人看过
换一批
#侵权责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共同危险行为
    相关咨询
    • 共同危险行为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15
      共同危险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共同实施可能导致他人权利受损的危险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但不能确定实际侵害人的情形。如甲乙共同向空中抛掷石块,导致丙受伤,经验明丙的伤害是被一块石块击中所致,但加害人与受害人均不能证明是甲还是乙的石块将丙击伤,甲乙二人的行为即是共同危险行为。共同危险行为虽与共同加害行为在行为特征上有所区别,但在行为性质上均是共同侵权行为,行为人对损害后果应承担连带责任。共
    • 共同危险行为是共同行为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1
      共同危险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共同实施可能导致他人权利受损的危险行为,造成了损害后果,但不能确定实际侵害人的情形。如甲乙共同向空中抛掷石块,导致丙受伤,经验明丙的伤害是被一块石块击中所致,但加害人与受害人均不能证明是甲还是乙的石块将丙击伤,甲乙二人的行为即是共同危险行为。共同危险行为虽与共同加害行为在行为特征上有所区别,但在行为性质上均是共同侵权行为,行为人对损害后果应承担连带责任。共
    • 如何理解共同危险行为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9-08
      共同危险行为是指数人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结果,而实际侵害行为人又无法确定的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成立后,虽然真正侵害行为人只能是其中一人或一部分人,但如果无法确定谁是真正的侵害行为人,共同实施危险行为的数人承担。
    • 共同侵权行为和共同危险行为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11
      共同侵权行为和共同危险行为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教唆、帮助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主要民事责任。 教唆、帮助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侵权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二人
    • 怎样理解共同危险行为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9-17
      共同危险行为是指数人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并造成损害结果,而实际侵害行为人又无法确定的行为。共同危险行为成立后,虽然真正侵害行为人只能是其中一人或一部分人,但如果无法确定谁是真正的侵害行为人,共同实施危险行为的数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