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犯罪预备量刑的判处原则

更新时间:2023.03.3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以此保证犯罪的既遂。
律师普法
  • 犯罪预备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犯罪预备的认定原则是什么

    犯罪预备的认定原则指的是: 1.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罪的预备阶段区别开来。 2.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区别开来。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

    2020.01.21 58
  • 预备犯的相关处罚原则是什么
    预备犯的相关处罚原则是什么

    根据我国法律条款规定,预备犯是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犯罪预备是在一系列的故意犯罪分子心理的支持下而发生的。一般情况下使犯罪获得成功,从而达到犯罪的一个目的,以此来逃避惩罚,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对预备犯原则上应予以从宽处罚。但是刑法对

    2022.04.12 894
  •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有哪些
    简述犯罪预备的特征及处罚原则有哪些

    犯罪准备的客观特征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已施犯罪预备行为; (2)行为人尚未开始犯罪的行为。 犯罪准备的主观特征也包括两个方面: (1)行为人开展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 (2)犯罪在实施行为开始前停止。 处罚原则:对于预备犯,可以

    2022.04.14 202
专业问答
  • 犯罪预备量刑原则

    犯罪预备亦称预备犯。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故意犯罪中介于犯罪决意与着手实行犯罪之间的一个阶段。行为人在此阶段上,主观方面具有犯罪的直接故意,即明知其预备行为是为侵害某种客体制造条件,并希望

    2022-11-20 15,340
  • 预备的犯罪处罚原则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

    2022-12-01 15,340
  •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

    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

    2022-11-24 15,340
  • 预备犯罪的处罚原则百

    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遵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简记从、减、免)。显然,预备犯应当负刑事责任。但由于预备犯还没有着手实行犯罪,没有造成犯罪结果,其社会危害性通常小于

    2022-08-20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自首的量刑原则是什么 01:12
    自首的量刑原则是什么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对于自首的量刑作出以下解释: 1、犯罪嫌疑人犯罪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即视为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对罪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对于罪犯的具体量刑标准应当根据罪犯所犯的罪行来确定。对于犯罪较轻

    1,930 2022.04.15
  • 犯同罪的累犯量刑 00:50
    犯同罪的累犯量刑

    1、对于所有累犯行为,一切都应该是从重进行处罚的。也就是无论最终判定为是一般累犯,还是特别累犯,都必须对犯罪人员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对其判处相对较重的刑罚,也就是适用较为严重的刑种或者是时期较长的刑期。从重处罚,必须根据犯罪的人员所实施的犯

    1,075 2022.04.17
  • 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 01:23
    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

    (1)成文的罪刑法定。①法律主义。这是指只有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才有权规定犯罪和刑罚,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等无权规定犯罪和刑罚,即罪刑法定中的“法”不包括行政法规等。②禁止习惯法。虽然习惯法体现民意,但因为不成文,缺乏明确性,违反了预测可能性原

    5,054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犯罪预备量刑的判处原则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