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4
法律对残疾人的法定扶养人的规定主要是: (1)必须对残疾人履行扶养义务; (2)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3)亲属、监护人应当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增强自立能力; (4)禁止虐待和遗弃残疾人。
一、如果残疾人是未成年人,父母就是法定监护人。如果残疾人年满十八周岁,父母就没有抚养义务。除非,因为残疾而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就是身患残疾没有劳动能力,没有生活来源,无法独立生活。这种情形下,法律规定父母有抚养残疾子女的义务。 二、根据《中
凭残疾的标准如下: 1、一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2、二级伤残,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3、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社会交往困难; 4、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 5、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 6、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
残疾孩子的抚养费标准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
残疾孩子的抚养费标准:不直接抚养方每月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不直接抚养方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扶养标准是夫妻双方都有相互扶养的义务,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赡养费的标准是多少。当另一方不履行赡养义务时,需要赡养的一方有权要求其支付赡养费。一方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治疗的,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关医疗费用,夫妻一方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分割共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的人均收入水平的部分由国家补齐差额,但这个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如果不是特别明显的变化很难认定每家的最低收入,因此民政部门通常是按照一个低保人或低保户来发放低保金。
一、主要是根据法律规定的监护顺序来确定,第一顺序的监护人是父母,如果父母在且不属于无行为能力人的情况,就应当有父母承担抚养义务,兄弟姐妹再有钱也不存在法定的抚养义务,自愿的不受限。如果父母已经不在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就需要由兄弟姐妹来
重度残疾是指没有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规定,重度残疾划分为:第一,视力残疾中的一级残疾、二级残疾;第二,听力残疾中的一级残疾;第三,言语残疾中的一级残疾;第四,肢体残疾中的一级残疾;第四,智力残疾中的一级残疾、二级残疾;第六
工伤伤残一级标准: 1)极重度智能损伤; 2)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 3)重度非肢体瘫运动障碍; 4)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c.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 5)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
重度残疾是指没有行为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规定,重度残疾划分为:第一,视力残疾中的一级残疾、二级残疾;第二,听力残疾中的一级残疾;第三,言语残疾中的一级残疾;第四,肢体残疾中的一级残疾;第四,智力残疾中的一级残疾、二级残疾;第六
法律对残疾人的法定扶养人的规定主要是: (1)必须对残疾人履行扶养义务; (2)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维护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 (3)亲属、监护人应当鼓励和帮助残疾人增强自立能力; (4)禁止虐待和遗弃残疾人。
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 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