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诈骗罪结案后还要计算利息吗

更新时间:2022.12.1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不要。 在刑事上,对涉案赃款的认定,从来是不算利息的。 只要求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积极返还财产是在判决前作为酌定从轻处罚的依据,在判决后可能作为有悔罪表现的依据,与其他情节相结合,对是否减刑产生影响。不过,受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赔偿因其犯罪行为带来的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律师普法
  • 诈骗罪的金额一般都要计算利息吗?
    诈骗罪的金额一般都要计算利息吗?

    诈骗罪金额要算利息。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对涉案赃款的认定,以诈骗金额本金为准,从来是不算利息的。受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赔偿因其犯罪行为

    2020.09.08 100
  • 借钱付利息了还算诈骗吗
    借钱付利息了还算诈骗吗

    不算,有借条的且有还款的,一般不会认定诈骗。

    2020.07.01 440
  • 诈骗罪贷款利息也算吗
    诈骗罪贷款利息也算吗

    行为人是通过贷款诈骗构成犯罪的,应当是构成贷款诈骗罪,利息一般不计算在贷款诈骗罪的数额中,行为人有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等行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

    2020.02.07 166
专业问答
  • 诈骗利息计算

    诈骗罪退赔原则是没有利息的。 1、在刑事上,对涉案赃款的认定,从来是不算利息的; 2、法律也规定了一条救济的途径:受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赔偿诉讼或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犯罪分子赔偿因其犯罪行为带来的损失。

    2022-11-07 15,340
  • 计算罚息后的利息还要算吗

    很多人急用钱会去办理贷款来周转,但是有不少人借了钱没有按时还逾期了,贷款机构就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其中就是向借款人收取一笔逾期费用。有人对逾期费用并不是很清楚,会问计算罚息后还要算利息吗?这里来简单

    2022-06-24 15,340
  • 立案后利息计算中止吗?

    执行中止是要计算利息的。 执行中止:执行过程中,因为某种特殊情况的发生而使执行程序暂时停止,待这种情况消失后,再行恢复执行程序的,叫执行中止。依据法律规定,申请人认为可以延期执行的,即可以向人民法院提

    2022-08-30 15,340
  • 诈骗利息不超过本金算诈骗罪吗?

    诈骗案中骗款归还算利息与否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只要是诈骗的,从来就没有涉案赃款全部追回的。 一般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算利息。在刑事上,对涉案赃款的认定,从来是不算利息的;法律也规定了一

    2022-11-15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诈骗判刑后诈骗金额还要偿还吗 01:04
    诈骗判刑后诈骗金额还要偿还吗

    在诈骗判刑后诈骗金金额需要返还。刑事责任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一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都是这样的。除非原告主动不要了,否则债务仍然存在的。所以,诈骗罪判刑后是需要还钱的。但刑法规定中并没有要求还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3,432 2022.04.17
  • 诈骗犯罪判刑以后还要还款吗 00:57
    诈骗犯罪判刑以后还要还款吗

    诈骗罪判刑后是需要还钱的。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还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刑事责任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一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都是这样的。除非原告主动不要了,否则债务仍然存在的。所以,诈骗罪判刑后是需要还钱的。犯本罪的,根据诈骗数额的大小,除了判处

    1,827 2022.04.15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1,790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诈骗罪结案后还要计算利息吗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