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累犯获得谅解书有用,取得被害人谅解是量刑的参考。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谅解书不可以抵消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主要责任可以不需要谅解书。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司机负主要责任,没有谅解书和有谅解书,对司机的处理区别很大。在赔偿受害人损失,取得受害人谅解的情况下,可以判处缓刑;如果没有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没有签订受害人的谅解,就只能判处实刑,不能判处缓刑。
缓刑犯不一定要提交谅解书。符合缓刑条件的,就可以宣告缓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于不满18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75岁以上的人,应当宣告缓刑: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无再犯罪
主要责任可以不需要谅解书。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司机负主要责任,没有谅解书和有谅解书,对司机的处理区别很大。在赔偿受害人损失,取得受害人谅解的情况下,可以判处缓刑;如果没有赔偿受害人的损失,没有签订受害人的谅解,就只能判处实刑,不能判处缓刑。
不一定。依据我国刑法规定,缓刑的使用条件为原判刑罚是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人不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犯罪人同时需要符合下列条件: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谅解书在对罪轻认定和悔罪认定中
有分主犯从犯的。检察院在提起审查起诉的时候,如果能够区分主、从犯的,或者有其他量刑事实情节的,一般会在起诉书末尾提出。但并非所有共同犯罪都存在主犯从犯之分,如果确实存在主犯从犯之分,公诉人未划分的,当事人或其律师可提出辩护意见。
谅解书是不可以抵消累犯的,累犯是由法律强制规定的,不可以以任何方式抵消的。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构成累犯的,是会被从重处罚的。谅解书只是一
谅解书不可以抵消累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谅解书不可以抵消累犯,累犯是一种法律规定的特殊主体。法律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因此谅解书不可以抵消累犯。
主犯没抓到从犯会判。主犯没有归案,但对于已经归案的从犯,确有证据证明其构成犯罪的,可以先行对已经归案的从犯进行定罪量刑。在共同犯罪中,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主犯和从犯的区别是: (1)在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首先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随声附和、表示赞同者通常为从犯。但这个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仅仅在犯罪共谋阶段随声附和,而在具体犯罪行为实施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亦属于主犯,而不构成从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