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共同犯罪的从犯认定

更新时间:2022.10.27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根据《刑法》第二十六条和二十七条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可知,我国刑法对于主从犯的认定,是以其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区分的,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故职务侵占犯罪也不例外,也应当适用该原则来认定。具体而言,在职务侵占的共同犯罪中,其主从犯的认定并不以身份的有无、职位的高低来区分,而是取决其在整个犯罪过程所起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行为人对于该犯罪起着积极、推动和主导作用,则即使其没有相关身份和职位,也应当被认定为主犯。
律师普法
  • 诈骗罪从犯从犯的认定
    诈骗罪从犯从犯的认定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于犯诈骗罪的当事人来说,会根据犯罪金额的大小来决定其量刑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至无期徒刑,单处、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不等。对于诈骗罪的罚金会在1000元以上,未成年人会在500元以上。而对于从犯而言根据其在具体

    2020.08.04 204
  • 共同犯罪中没有认定主犯能直接认定从犯吗
    共同犯罪中没有认定主犯能直接认定从犯吗

    共同犯罪中没有认定主犯不能直接认定从犯。主犯和从犯是相对应的,没有主犯就没有从犯,不可能只存在只有一方的情况。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司法机关是在审查案件中是有认定主从犯的,但是犯罪后主犯在逃,只抓获从犯,按照法律规定共同犯罪一方在逃,不影响对

    2020.02.11 131
  • 共同犯罪是否都应当认定主从犯?
    共同犯罪是否都应当认定主从犯?

    共同犯罪不一定存在主犯和从犯,可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和我国司法实践经验进行,具体如下: 1.根据《刑法》有关法律规定:刑法对主犯的规定,是以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为主要标准,同时涵括了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分工情况; 2.司法实践过程中结合

    2022.12.02 200
专业问答
法律短视频
  •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01:13
    教唆犯是共同犯罪吗

    教唆犯是不是共同犯罪,需要看情况而定: 教唆犯和被教唆犯要形成共犯关系,所教唆的对象应该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年龄已经达到刑事责任的人。 如果教唆的对象是没有满十四周岁或患有精神病的,这种情况不能形成共犯关系,不构成共同犯罪, 只对教唆人

    1,108 2022.04.17
  • 共同犯罪的分类哪些 01:23
    共同犯罪的分类哪些

    在刑法理论上,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共同犯罪不出不同的分类。 以一个主体是否可以构成犯罪为标准,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任意共同犯罪和必要共同犯罪。任意共同犯罪,指该罪名可以只有一个犯罪主体,当两个犯罪主体共同实施该犯罪,就构成共同犯罪。必要共同犯罪

    1,302 2022.04.15
  • 诈骗犯罪数额的认定 01:15
    诈骗犯罪数额的认定

    诈骗犯罪的数额认定分为三个标准,分别是数额较大标准、数额巨大标准和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其中,诈骗犯罪数额较大的认定标准是3千元至1万元以上;诈骗犯罪数额巨大的认定标准是3万元至10万元以上;诈

    2,332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共同犯罪的从犯认定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