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要怎么判

更新时间:2022.07.29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客观方面之比较 两罪最显著的差异在于犯罪的客观方面,并且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都要通过犯罪的客观方面体现出来。 两罪犯罪客观方面的比较,应主要着眼于犯罪行为,包括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 1.手段行为的差异 二者都可以使用胁迫方法而且敲诈勒索罪的行为也可能包含一些暴力行为。这里首先比较两罪的胁迫手段。 抢劫罪中的胁迫,是指以当场立即使用暴力相威胁,使被害人心理产生恐惧而不敢反抗,这种胁迫应达到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程度。敲诈勒索罪中的胁迫,是指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两罪胁迫的内容是不同的,抢劫罪的胁迫内容是只能是当场立即使用暴力;敲诈勒索罪的胁迫内容则十分广泛,包括能够引起他人恐惧的精神强制方法,如揭发隐私、毁坏财物、诋毁名誉、侵害其亲属。抢劫罪的胁迫具有当面性,即行为人当着被害人的面直接发出威胁。敲诈罪的胁迫不要求具有当面性,行为人可以当面威胁,也可以通过电话、书信方式表示,甚至可以委托第三人转达。抢劫的胁迫内容具有实现的当场性,行为人以当场实施暴力相威胁,如果不满足行为人的要求,胁迫的内容便当场实现;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方法则基本上没有限制,但如果不满足行为人的要求,暴力内容只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实现,当然非暴力的内容是可以当场实现的,如当场侮辱。从本质上来讲,两罪胁迫手段精神强制程度是不同的。抢劫罪的胁迫达到了是被害人不敢反抗的地步,行为人以此方法使被害人不得不交付财产以保全自己的人身利益,行为人在利益的权衡中是没有选择余地的;但在敲诈勒索罪中被害人在受到精神强制之后,还是有选择余地的,交付财产具有相当的意思表示因素。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等行为都可以使用暴力,但两罪的暴力程度是不同的,差别在于是否足以压制对方反抗。暴力程度是判断两罪的实质因素,张明楷教授认为,行为人对被害人实施了足以压制其反抗的暴力后,迫使其日后交付交付财产的行为,也应认定抢劫罪。我认为,如果行为人实施了一定的暴力,没有达到足以压制被害人反馈的程度,但被害人为了摆脱纠缠而交付财物的,宜认定为敲诈勒索罪。 最后,两罪中使用的暴力手段(手段行为)与取得财物之间(目的行为)的因果联系的具体表现存在差异。敲诈勒索罪中的胁迫手段是为了达到使他人产生内心恐惧的目的,对方出于“不敢反抗”交付财产或任由行为人取得财产,在这一过程中,被害人有处分财产的行为,这个处分行为是手段行为和目的行为的中介,但在抢劫罪中则不存在这种中介。如果不符合以上的因果联系的形式,就不构成相应的犯罪或只构成未遂。如,胁迫行为没有是对方产生恐惧,对方出于怜悯交付财物,只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未遂。同样,实施暴力胁迫手段虽然达到了足以压制被害人反馈的程度,但实际上没能把被害人抑制住,对方基于怜悯交付财物,只成立抢劫未遂。以抢劫故意实施暴力,导致被害人逃跑人失落财物,行为人拾到,这不能认定是强占财物,故宜认定为侵占罪或者抢劫未遂。 2.目的行为的差异 两罪的目的行为都是取得他人财物。应该说两罪目的行为的差异不大,因为学界已经提出抢劫罪也能“日后”取得财产这样的理论(但要求暴力胁迫足以压制对方反抗的要素具备)。要关注的是,暴力行为和去的财物的行为都当场实施,能无成立敲诈勒索罪的可能。我认为,从是否足以压制被害人反馈的实质要素考量,如果暴力的程度不足以压制反抗,但被害人暴力程度如果加大可能对自己造成更大的损害,于是愿意交付财物,此时应认定为敲诈勒索罪。因此,不能以目的行为的“当场性”区分两罪,不过也要注意到,抢劫罪中取得财物的“当场”的比率较大,敲诈勒索罪“当场”比率很小。 以上辨析从犯罪构成的四要件出发,单独比较两罪在各犯罪构成要件上的差异。但在真正的事发过程中,应结合主客观要件,坚持以客观反应主观的理念。只有主客观相结合,才能准确区分两罪。 运用以上分析结果,很容易认定本文案例中犯罪为敲诈勒索罪。张某以非法占有游客财物为目的,设置圈套,此时有构成诈骗罪的可能,但随后张某使用胁迫手段(没有暴力),排除成立诈骗罪的可能性。在认定到底是构成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的问题上,要对其犯罪行为的实质要素进行分析——胁迫是否达到了足以压制被害人反馈的程度。在本案中张某挥舞马鞭、以木棍触底,或者拉住游客不许其离开,一方面当场实现暴力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此种胁迫手段没有达到足以压制被害人反馈的程度。张某连续强索游客财物总量数额较大,已达到构成敲诈勒索罪的条件。故张某触犯了敲诈勒索罪。
律师普法
  • 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
    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

    区分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的标准为: 1、敲诈勒索罪是行为人采用威胁、要挟、恫吓等手段,迫使被害人交出财物的行为,而抢劫罪是行为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对人身实施强制的方法获取财物的行为; 2、未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构成抢劫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

    2020.01.17 130
  • 敲诈勒索罪加抢劫罪两罪如何判刑
    敲诈勒索罪加抢劫罪两罪如何判刑

    对他人实施敲诈勒索不成,从而将敲诈勒索行为转化成抢劫行为的,一般是按抢劫罪判刑的,但不是转化的,可按敲诈勒索罪和抢劫罪判刑。

    2020.11.05 75
  • 敲诈勒索和抢劫罪一起如何量刑
    敲诈勒索和抢劫罪一起如何量刑

    敲诈勒索和抢劫罪一起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判刑处理。即在两罪中最高刑期以上,总和刑期以下判处刑罚。根据刑法规定,敲诈勒索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犯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

    2020.08.01 83
专业问答
  • 涉嫌抢劫罪、敲诈勒索罪、抢劫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涉嫌抢劫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

    2022-01-07 15,340
  • 抢劫罪与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的威胁有什么区别

    1、抢劫罪的"威胁"是当着被害人的面,由行为人直接发出的;敲诈勒索罪的"威胁",可以是当面发出的,也可以是通过书信、电话、电报等形式发出,可以是行为人本人发出,也可以通过第三人发出。 2、抢劫罪的"威

    2022-03-12 15,340
  • 敲诈勒索是敲诈勒索而不是抢劫罪吗?

    1、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是敲诈勒索,而不是抢劫。 2、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或者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

    2022-11-02 15,340
  • 强迫打借条敲诈勒索抢劫罪吗?是敲诈勒索还是抢劫?

    暴力逼写欠条,不是抢劫罪,涉嫌敲诈勒索罪。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

    2022-07-18 15,340
法律短视频
  • 2021最新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怎么判 00:57
    2021最新敲诈勒索罪最高刑怎么判

    敲诈勒索罪一般根据勒索的财物多少决定刑期,最高刑为十年有期徒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相关司法解释,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至五千元以上,构成敲诈勒索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如果敲诈勒索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

    878 2022.04.17
  • 敲诈勒索罪追诉时效 00:52
    敲诈勒索罪追诉时效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威胁或要挟的方法,强行索要公私财物的行为。刑法对敲诈勒索罪规定了三个量刑情节: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2,211 2022.04.15
  •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区别 01:19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区别

    敲诈勒索与诈骗罪的区别有四点,分别是: 1、客体不同,敲诈勒索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财产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诈骗罪的犯罪客体比较单一,侵犯的是公民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表现不同,敲诈勒索罪表现为以威胁或要挟方法,迫使被害人因被迫

    1,875 2022.11.21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要怎么判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