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3
根据法律规定,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涉嫌构成伪造、编造、买卖居民身份证罪。该罪的法定量刑规定是,一般犯罪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如果犯罪嫌疑人构成冒名顶替罪,会被判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2、如果犯罪嫌疑人组织者或者指使他人盗用、冒用第三人身份的,会在法定刑内从重处罚。 3、如果犯罪嫌疑人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行为还构成了其他罪名的,数罪并
冒名顶替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国家工作人员有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的行为,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冒名顶替上大学行为,所窃取的表面上是姓名,实际上是盗用他人身份名义,其危害性不局限姓名,而是整个身份信息。 在刑法上,现在虽然没有“顶替身份罪”(台湾刑法有顶替罪,是针对顶替人犯的),但其冒用手段如涉及伪造户籍、身份证的,则涉嫌伪造国家公文
冒名顶替涉及到《刑法》规定的伪证罪与包庇罪两种罪名。犯伪证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包庇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以向公安机、检察院和法院关报案。 只要公民发现有人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的,就可以向公安机、检察院和法院关报案,需要注意的是报案前最好有一定的证据或线索,方便有关机关进行处理。
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涉嫌冒名顶替罪。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冒名顶替上大学,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受教育权等很多合法权益。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冒名顶替上学构成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