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我国法律对什么罪认为为职务犯罪

更新时间:2022.06.22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
律师普法
  • 共同犯罪行为能否认定职务行为?
    共同犯罪行为能否认定职务行为?

    共同犯罪行为也是能认定为职务行为的。如果行为人实施共同犯罪行为时,是利用了职务便利的,且行为人均符合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可构成共同的职务犯罪。

    2020.09.03 55
  • 我国法律是否有过失共同犯罪行为
    我国法律是否有过失共同犯罪行为

    没有。依照我国《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构成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犯罪主体上,共同犯罪必须是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

    2020.11.08 85
  • 根据我国法律我国法律对发生性行为多大年龄不犯法
    根据我国法律我国法律对发生性行为多大年龄不犯法

    年满14周岁,如果是女孩自愿就不算犯法,和14岁以下女孩发生性关系不管自愿不自愿都以强奸罪定罪处罚。强奸罪,是指违背妇女意志,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的行为,或者故意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的行为。

    2020.05.08 1,185
专业问答
  • 为什么不能认为是犯罪,为什么法律上规定了我国道德和犯罪的根源?

    个人感觉犯罪的根源还是在于人性的黑暗,人能发展到现今,离不开道德。而法律和国家的诞生是相辅相成的,法律的产生伴随着国家的诞生,而法律是统治阶级根据道德、习惯以及生活经验总结出来规律产生的。首先,法律是

    2022-01-26 15,340
  • 什么法律对一个犯罪行为认定

    《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

    2022-11-01 15,340
  • 职务犯罪为什么暂停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2022-10-29 15,340
  • 侵占罪为职务犯罪吗?

    职务侵占罪并不属于职务犯罪。职务犯罪主要是指掌握一定管理、支配公共财产、人事关系等多种实权的国家公务人员滥用职权、谋取私利、侵犯公共利益的高层次、高智商犯罪,其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权钱交易。主要表现是

    2022-06-10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0,322 2022.09.05
  • 什么是刑事犯罪行为 01:10
    什么是刑事犯罪行为

    刑事犯罪行为指的是,触犯刑法,并且要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犯罪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以下特征: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同时是触

    2,669 2022.04.15
  • 不作为犯罪是什么意思 01:25
    不作为犯罪是什么意思

    不作为犯罪,在刑法上的定义为行为人违反法律的直接规定,公民负有法定的义务但不履行的,导致情节严重或者情节恶劣的行为。简单的说不作为犯罪,就是“应为、可为、却不为”,就其法律特征来说其具有隐蔽性、消极性、间接性和违法性等。 不作为犯罪的特征一

    1,631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我国法律对什么罪认为为职务犯罪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