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法院起诉公司挪用公款的法律依据

更新时间:2022.05.02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院起诉公司挪用公款”的解答如下: 挪用公款或者挪用资金,数额较大就涉嫌犯罪,可以向检察院或者公安局报案,司法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需要直接到法院起诉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这里所说的国家工作人员与前述贪污罪中国家工作人员的内涵、外延基本相同。同样具有特定性和公务(职务)性。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挪用公款法院起诉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律师普法
  • 公务员挪用公款是否有法律依据
    公务员挪用公款是否有法律依据

    公务员挪用公款涉嫌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

    2020.07.30 79
  • 合并后的公司法律依据
    合并后的公司法律依据

    公司合并后,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公司合并可以采取吸收合并或者新设合并。一个公司吸收其他公司为吸收合并,被吸收的公司解散。两个以上公司合并设立一个新的公司为新设合并,合并各方解散。

    2020.10.24 182
  • 检察院支持起诉的法律依据
    检察院支持起诉的法律依据

    检察院支持起诉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现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01.24 199
专业问答
  • 挪用公款法院起诉该怎么办?具体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挪用公款或者挪用资金,数额较大就涉嫌犯罪,可以向检察院或者公安局报案,司法机关应当立案侦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需要直接到法院起诉。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022-07-06 15,340
  • 公司债务起诉的法律依据

    公司债务诉讼的起诉程序为: 1、原告向法院递交起诉状和有关的证据材料; 2、法院立案受理; 3、开庭审理; 4、判决和宣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条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

    2022-06-06 15,340
  • 法律依据如何认定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怎么认定?挪用公款与借贷公款的认定借贷公款是一种合法的借贷行为。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只要办理了必要的借款手续(借款合同),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都可以相互借用款项。其特点在于:

    2022-04-25 15,340
  • 挪用公款用于炒股法律依据是什么

    如果公司是非国有性质,则构成挪用公司资金罪。根据刑法第384条第1款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量刑幅度及处罚方法是:1.犯挪用公款罪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2.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3.挪用

    2022-06-1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挪用公款罪追诉时效 00:52
    挪用公款罪追诉时效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刑法》对此罪的一般情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

    2,545 2022.04.15
  •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01:30
    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欠款利息最主要的法律依据,就是最高人民法院在2020年颁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的司法解释。其次,由于欠款利息涉及借款合同,因此,欠款利息的法律依据,还包括了我国的合同法。根据合同法,以及上述提到的司法解释规定,欠款利息就是指,借款人为了得

    2,665 2022.04.17
  • 禁止使用红砖法律依据 01:03
    禁止使用红砖法律依据

    禁止使用红砖法律依据为:199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提出城市限粘、县城禁实,禁止使用粘土制品,关停、转产实心粘土砖厂。原因是红砖制作需大量粘土,会破坏农耕资源,且这些资源被破坏后,是无法再生的。红砖修

    12,034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法院起诉公司挪用公款的法律依据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