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有什么不同

更新时间:2022.06.0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定义不同。 2、发生的情况不同。 3、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忍、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律师普法
  • 死缓期间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怎么处理
    死缓期间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怎么处理

    死缓期间故意犯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实行并罚。但并不一定立即执行死刑。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过失犯罪的,不是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不会执行死刑。

    2020.07.15 86
  • 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概念:间接故意:指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并放任其发生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指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产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可以避免,从而产生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状态。 区别:意志因素不同:一般来说,过于自信的过失排斥会导致

    2022.04.14 476
  •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种类分别是什么
    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的种类分别是什么

    犯罪故意的种类:直接故意、间接故意。犯罪过失的种类: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2020.08.19 89
专业问答
  • 间接故意致人死亡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吗?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间接故意是故意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为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有犯罪目的。 举例:比如说一小偷偷东西被你发现,在你追逐他的过程中,他不慎掉入河

    2022-06-26 15,340
  • 过失犯罪只能是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可能发生而放任结果的发生。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跟间接故意的区别主要是对损害结果发生的态度不同,过失犯罪是对损害结果持否定态度的。 案件:甲、乙二人住在山区

    2022-08-12 15,340
  •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是怎样的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间接故意是故意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为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有犯罪目的。 举例:比如说一小偷偷东西被你发现,在你追逐他的过程中,他不慎掉入河

    2022-07-03 15,340
  • 行为犯和举动犯是否有间接故意和过失

    这类犯罪的既遂并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诬告陷害罪等。这类常见的犯罪很多,就是犯罪既遂,故认定为一罪、船只,由于发生了更为严重的结果、结果犯,要达到一定的程度。这类常见的犯罪有.根据我国的

    2022-10-3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00:58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间接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 1、两者在认识因素上有一定的区别,两者虽然都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认识因素上不同。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

    1,263 2022.04.17
  •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什么区别 01:21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什么区别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以下两点区别: 1、两者的性质不同。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

    659 2022.06.15
  •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00:59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

    刑法中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体来说,两者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存在差别。 在

    2,037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有什么不同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