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交通事故法律常识

交通事故逃逸的构成条件与处罚的标准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3.09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交通事故逃逸构成条件: 1、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
律师普法
  • 交通事故责任人逃逸构成条件,处罚规定有哪些
    交通事故责任人逃逸构成条件,处罚规定有哪些

    1.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 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从刑法理论来看,认定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最直接的便是对行为的客观方面予以认定。 3.

    2020.10.20 137
  • 肇事逃逸的标准与处罚
    肇事逃逸的标准与处罚

    肇事逃逸处罚标准:交通肇事后逃逸,并已构成交通肇事罪的,将受到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处罚。如果因逃逸之人死亡的,将受7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处罚。

    2020.02.04 94
  • 交通事故后构成肇事逃逸行为有哪些
    交通事故后构成肇事逃逸行为有哪些

    交通事故后构成肇事逃逸行为有: 1、知道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开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不负责,开车离开事故现场; 3、交通事故当事人涉嫌酒后无证驾驶,报案后不履行现场等待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返回;

    2022.04.14 363
专业问答
  • 交通事故逃逸与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是哪些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

    2022-08-05 15,340
  • 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与构成要件有哪些

    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态度而言。行为人在违反规章制度上可能是明知故犯,如酒后驾车、强行超车、超

    2022-07-29 15,340
  • 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的处罚有哪些,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的处罚有哪些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会产一诸多不利后果。交通事故逃逸后自首的可以减轻刑罚的一个条件。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罚如下:首先,是民事赔偿责任方面。通常情况下,

    2022-03-06 15,340
  • 2022年交通肇事后逃逸构成的条件有哪些

    交通肇事后逃逸构成的条件有以下这些: 1、行为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的目的; 2、客观上实施了逃离事故现场,不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行为; 3、行为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这是前提; 4、

    2022-11-20 15,340
法律短视频
  •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有什么处罚 01:27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有什么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处罚具体如下: 1、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200元到2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

    1,553 2023.04.20
  •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 00:53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吗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是否构成犯罪,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 1、如果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构成犯罪; 2、交通事故逃逸后,未造成人员重伤,也未造成30万元以上的财产损失就不构成犯罪。 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标准为: 1、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

    923 2022.11.21
  •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 01:40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

    交通逃逸的认定标准如下: 当事人开车或直接抛弃驾驶车辆,逃离事故现场,且当时头脑清晰,知道已经发生事故的; 以自己对事故的判断,认为没有责任,开车离开事故现场的; 报案之后不在现场听候警察处理,且可能酒后驾驶等,弃车走后又回来的; 将伤者送

    5,901 2022.05.11
交通事故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交通事故逃逸的构成条件与处罚的标准有哪些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