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行政诉讼法律常识

行政诉讼和行政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2.26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实际上,根据法律的规定,行政诉讼和行政合同,两者并不是一个同等的概念,行政合同,它是指行政机关和民事主体签订的一种合同,而行政诉讼它是指民事主体,作为原告,行政机关作为被告,进行的一种诉讼。
律师普法
  • 行政合同如何进行民事诉讼,具体法律规定有哪些?
    行政合同如何进行民事诉讼,具体法律规定有哪些?

    行政合同能通过民事诉讼。行政主体采取单方行为必须要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的单方行为属于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的行政行为。

    2020.10.02 233
  • 行政诉讼是怎么规定行政合同的
    行政诉讼是怎么规定行政合同的

    1、行政合同的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享有行政权力。 2、行政合同的目的是实施行政管理。 3、行政主体对于行政合同的履行享有行政优益权。

    2020.11.21 69
  • 行政诉讼法律怎么规定行政管辖?
    行政诉讼法律怎么规定行政管辖?

    级别管辖是不同审级的人民法院之间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划分。我国人民法院的设置分为基层、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四个审级,《行政诉讼法》则分别确定了他们各自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级别管辖的一般标准是:一般案件由基层法院管辖,特殊案

    2020.09.06 139
专业问答
  • 什么是行政诉讼,行政诉讼中关于被告的规定,行政诉讼法规定有哪些

    行政诉讼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了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引起的诉讼,具体认定应由哪一个行政机关承担责任并作为被告,是行政诉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行政诉讼法规定如下: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2022-02-15 15,340
  • 行政合同应当规定哪些行政诉讼情形

    行政合同案件管辖 搞清楚行政合同纠纷应该提出的是行政诉讼之后,就可以确定应该到哪里提出行政诉讼,依照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是到作出行政行为即订立行政合同的行政机关所在地提起诉讼,对不动产纠纷

    2022-08-01 15,340
  • 合同主体行政诉讼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有哪些

    诉讼当事人参加诉讼前的身份不同。民事诉讼的当事人无论诉前、诉中还是诉后的地位和身份始终平等,而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虽然在行政诉讼中地位平等,但在诉前和诉后,两者关系实为管理与被管理、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2022-12-16 15,340
  • 行政诉讼法规定对行政诉讼争议的管辖有哪些?

    行政诉讼法中行政诉讼管辖的规定:行政案件一般由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案件经复议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房地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房地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021-11-24 15,340
法律短视频
  • 行政法和行政法规的区别 01:09
    行政法和行政法规的区别

    行政法和行政法规的区别如下: 1、两者的定义不同。行政法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行政职权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过程中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两者的具体内容不同;行政法由

    10,510 2022.05.11
  •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173 2022.05.11
  •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 01:47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与联系

    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联系是:解决行政争议的方式。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区别如下: 1、处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处理机关是不同的,前者是行政机关,后者是人民法院,即司法机关; 2、性质不同。行政复议机关的复议行为属于行政行为,是一种行

    4,753 2022.05.11
行政诉讼和行政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