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股东股权法律常识

如何应对诈骗公司

更新时间:2022.04.24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刑事方面:涉案员工会受到刑事调查,如果涉案员工确实存在犯罪事实,会被立案调查,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如果经过调查发现没有犯罪事实,与公司犯罪行为没有关联,则不会受到牵连。 民事方面:如果公司犯罪事实确实存在,公司可能会被注销或者相关业务被停顿,主要管理人员被司法机关控制,往往无辜员工的工资也会被拖欠下去。 至于参加公司犯罪行为的员工受到立案侦查后,建议:聘请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对案件进行法律分析,以便取得有利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相关专题推荐: 该如何处理公司诈骗
律师普法
  • 如何防范公司应聘诈骗
    如何防范公司应聘诈骗

    防范应聘欺诈的方法如下: 1、审查应聘者身份、学历、资格、工作经历等信息是否真实; 2、审查应聘者是否有潜在疾病、身体缺陷等; 3、审查应聘者是否达到了法定就业年龄; 4、审查应聘者是否与其他企业签订有未到期的劳动合同或承担竞业限制义务;

    2020.01.10 81
  • 如何应对视频诈骗
    如何应对视频诈骗

    视频诈骗威胁的,可以收集证据,然后报警。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020.08.28 192
  • 遭遇医疗诈骗如何应对
    遭遇医疗诈骗如何应对

    当事人若遭遇医疗诈骗,可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其追究行为人的责任并挽回当事人受诈骗的损失。医疗欺诈可以认定为: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行为的过程中,故意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式,使患者产生错误的认识而接受其医疗服务的行为。

    2020.12.26 98
专业问答
  • 公司对我们相亲诈骗我应该如何处理

    相亲诈骗,如果诈骗金额较大,达到一定金额,应立即向警方报案,诈骗一方将被追究刑事责任。假如只是一般骗取人的感情,就不属于刑法调整的范围,这是不道德的。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产数额

    2021-11-25 15,340
  • 合同诈骗如何应对

    1、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协商解除,是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在合同关系有效期限尚未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协商变更和协商解除这种补救措施有其局限性,欺诈方往往予以拒

    2022-11-06 15,340
  • 拍卖公司如何对付诈骗人员

    公安机关对于拍卖诈骗公司的处理:如果诈骗公司诈骗的公私财物达到了立案的标准,构成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2-11-04 15,340
  • 公司诈骗员工如何办,公司诈骗员工如何办

    公司诈骗员工没分赃,员工属于诈骗罪的共犯。诈骗罪没有单位犯罪,只能由自然人对诈骗罪承担刑事责任,授意员工进行诈骗的单位领导、实施诈骗行为的员工是诈骗罪的共犯。从事犯罪的劳动合同无效,没有劳动报酬请求权

    2023-07-22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怎么应对网络贷款诈骗 01:38
    怎么应对网络贷款诈骗

    应对网络贷款诈骗,贷款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清楚的辨别能力。贷款人应选择可靠、正规、具有知名度的金融机构。贷款人贷款前应对金融机构有所了解,不应去不正规,无知名度的金融机构。对于对外宣称无条件秒出款、低利息、还款周期较长的网络

    1,732 2022.04.15
  • 如何构成诈骗罪 01:09
    如何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599 2022.10.08
  • 公司诈骗员工判多久 00:57
    公司诈骗员工判多久

    公司诈骗员工判多久要根据该员工是否参与公司诈骗的行为来定。如公司员工明知公司从事诈骗行为,而参与诈骗行为的,应当根据参与的诈骗数额进行处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公私财物

    838 2022.04.17
如何应对诈骗公司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