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放纵走私罪法律依据的判定问题

更新时间:2022.08.12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一)区分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明知,而是由于其业务知识、经验不足,或者是调查研究不够充分,工作作风不够深入,思想方法简单等造成认识偏颇而发生的错误行为,即使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一般也不构成犯罪,如果情节严重或者造成重大后果而构成其他犯罪的,应以其他相应犯罪论处。 (二)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且具有徇私目的 如果出于过失,玩忽职守而致走私行为得以放纵,或者没有徇私目的,而滥用职权放纵走私的,则只有给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时才能构成犯罪,但也不是本罪,而是构成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等。 (三)共同犯罪 行为人如与走私犯罪分子相互勾结,利用职权为走私犯罪分子提供方便,构成犯罪的,则应以走私罪的共犯论处。 (四)区分本罪与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界限 存在以下明显的区别: 1、主体不同。本罪主体仅限于海关工作人员;而后者则为行政执法人员,包括前者在内但比前者广泛得多。 2、客观方面不同。本罪表现为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而后者则表现为徇私舞弊,对依法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不移交,情节严重的行为。显然,本罪一般是纯正的不作为,即对走私行为完全不采取措施,予以放纵;后者则对走私行为作了处罚,只不过是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而未移交。 3、对象不同。本罪对象为走私分子,既可以是具有走私行为但不构成走私犯罪的一般违法分子,又可以是走私犯罪分子;而后者则必须是走私犯罪分子,否则,即不可能构成其罪。
律师普法
  • 放纵走私罪的刑法裁量规定
    放纵走私罪的刑法裁量规定

    放纵走私罪的刑法裁量规定: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查究,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海关法及其相关法律、行政

    2020.03.11 114
  • 走私罪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走私罪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法律规定走私罪行为有: 1、未经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机关批准,从未设立海关的地点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境货物、物品或者依法应当缴纳税款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 2、经过设立海关的地点,以藏匿、伪装、瞒报、伪报或者其他方式逃避海关监管

    2020.02.10 130
  • 放纵走私罪的司法解释
    放纵走私罪的司法解释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询私舞弊,放纵走私,如:包庇、纵容或与他人串通走私。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涉嫌放纵走私罪的有以下情形:1、海关工作人员放纵走私犯罪;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损失10万元以上的;3、3次放纵或一次放纵三起及以上

    2022.04.13 601
专业问答
  • 放纵走私罪判多少年,有什么判刑的依据吗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试行)》(1999.9.9高检发释字[1999]2号)二、渎职犯罪案件(二十一)放纵走私案(第411条)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

    2023-04-01 15,340
  • 什么叫放纵走私罪放纵走私罪判多少年

    从我国刑法对放纵走私罪的有关规定来看,所谓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11-20 15,340
  • 放纵走私罪处罚的依据主要是哪些?

    本罪的构成: 第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海关临管活动。 第二,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具有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 第三,本罪的主体是海关人员。 第四,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明确的徇私目的,如果行为人工作不

    2022-07-26 15,340
  • 什么是放纵走私罪?放纵走私罪如何定罪?

    纵容走私罪的刑事责任: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纵容走私罪侵犯的对象是海关法及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其海关缉私的正常管理和工作秩序。纵容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

    2021-12-2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 01:13
    强制征地的法律依据

    强制征收土地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中。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0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041 2022.04.15
  •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01:35
    交通事故人身伤残判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发生交通事故之后,当事人可以根据以下的法律法规进行伤残鉴定: 1、可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的相关规定,由专门的鉴定机构针对受害人的受伤情况鉴定具体的伤残等级,以便确定赔偿金额。 2、可依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受害人要对自己的受伤

    708 2022.04.15
  •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01:00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

    电子合同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电子合同是双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以电子的形式,达成的设立、变更、终止财产性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电子合同的标的可以为交付商品,也可以为提供服务。电子合同当事人对交付商品或者提供

    1,52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放纵走私罪法律依据的判定问题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