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债权让与合同怎么认定与效力

更新时间:2023.05.14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1、须存在有效的债权。有效债权的存在,是债权让与合同的根本前提。 2、被转让的债权须具有可转让性。三种债权不得转让: 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3、让步人与受让人须就债权的转让达成协议,并且不得违反法律的有关规定; 4、债权的让步须通知债务人。 《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律师普法
  • 应该咋样认定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
    应该咋样认定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

    1.认定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该债权真实存在且并未消灭的,都应认定为有效。债权人并不享有处分债务人之物的权利,只负权利瑕疵的担保之责,只要债权是真实的,就应允许其转让。 2.债权让与合同是在原债权债务合同的基础上,由债权人和受让人直接达成债权

    2021.02.21 66
  • 债权让与有什么法律效力
    债权让与有什么法律效力

    债权让与的效力: 1、对让与人的效力,让与人应将债权证明文件全部交付受让人,并告知受让人行使合同权利所必须的一切情况;让与人对其让其的债权应负瑕疵担保责任; 2、对债务人的效力,债权转让对债务人的效力以债权转让通知为准,该通知不得迟于债务履

    2021.11.02 32
  • 受让人通知债务人债权让与的效力是如何认定的
    受让人通知债务人债权让与的效力是如何认定的

    受让人通知债务人债权让与的效力的认定条件: (一)让与的债权须为合法有效的债权; (二)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相关事项达成协商一致; (三)让与的债权须为可让与的债权; (四)债权的转让人必须在合理期限内通知债务人。

    2021.03.23 82
专业问答
  • 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怎么认定

    1、须存在有效的债权。有效债权的存在,是债权让与合同的根本前提。 2、被转让的债权须具有可转让性。三种债权不得转让: 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

    2022-05-31 15,340
  • 怎么认定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

    1、须存在有效的债权。有效债权的存在,是债权让与合同的根本前提。 2、被转让的债权须具有可转让性。三种债权不得转让: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2023-03-02 15,340
  • 怎样认定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

    1、须存在有效的债权。有效债权的存在,是债权让与合同的根本前提。 2、被转让的债权须具有可转让性。三种债权不得转让: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

    2022-11-12 15,340
  • 是怎么认定债权让与合同的效力

    债权转让合同符合下列条件是有效的: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 3、债权转让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 4、债权转让合同已经通知了债务人; 5、法定其他有效条

    2022-10-13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债权转让合同效力要怎么认定 01:39
    债权转让合同效力要怎么认定

    对于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债权后再转让债权的效力,在不存在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无效的几种情形时,一般是予以认可的。但是根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转让债权时有诸多的限制。这些规范性文件在法律层级上并不属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不宜

    1,154 2022.04.17
  • 债务转移中债权人同意的效力与形式 01:01
    债务转移中债权人同意的效力与形式

    债务转移中债权人同意的效力和形式如下: 债务转移经债权人同意生效,第三人取代原债务人在原合同中的地位承担原合同债务,原债务人不再承担原合同中的责任。 债权人的同意方式既可以是明示的,即明确表示同意债务转移,一般采用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也可以

    1,027 2022.04.17
  • 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追认 01:18
    效力待定合同怎么追认

    根据合同法,效力待定的合同就包括了: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2、无权代理人订立的合同;3、无处分权人订立的合同。要使这三类合同有效,相关权利人必须进行追认。而法律规定的追认方式,就包括了明示和默示这两种方式。一般情况下,相关权利人

    1,117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债权让与合同怎么认定与效力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