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02
确定行政诉讼中被告的方式是:没有复议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维持的,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复议改变的,复议机关是被告;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的,可以选择原行政机关或复议机关为任意被告;两个以上行政机
对于行政诉讼重复起诉的认定标准存在三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行政诉讼应当以同一当事人、同一诉讼请求和同一事实理由作为重复起诉的认定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行政诉讼应当以同一当事人和同一诉讼标的作为重复起诉的认定标准。第三种观点认为,行政诉
适用行政诉讼确认判决是: 1、行政行为依法应当撤销,但撤销会损害国家利益等,行政行为轻微违法,但不产生实际影响的,法院确认违法,但不撤销; 2、行政行为违法,但不具有可撤销内容,被告改变原违法行政行为,原告仍要求确认原行政行为违法的,被告不
行政诉讼不予受理,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而且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行政诉讼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或者同案
行政诉讼中确认无效的判决的适用情形是行政行为严重违法,需要予以撤销的情形。具体有:主要证据不足的;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违反法定程序的;超越职权的;滥用职权的;明显不当的等各种情形。
购房过程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是:首先应按平等互利的原则私下进行和解,和解不成可请第三方加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以根据合同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交由指定机构进行仲裁,仲裁仍未解决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起行政诉讼应当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当事人起诉行政案件,可以根据具体案情提出以下类别中的一项或多项诉讼请求: (一)请求判决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 (二)请求判决行政机关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给付义务; (三)请求判决确认行政行为违法; (
行政诉讼被告的确定: 1、直接起诉的案件,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 2、经复议,而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3、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按下列规定可确定行政诉讼的被告: 1、直接起诉的案件,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 2、经复议,而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3、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诉讼案由的确定: 1、行政作为类案件案由的结构为:管理范围+具体行政行为种类; 2、不作为案件的确定方法是:以“诉”作为此类案件案由的第一个构成要素;以行政主体的类别作为第二个构成要素; 3、单独提起行政赔偿案件的案由的确定方法为:行政
对被告的证据进行质证,主要包括对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真实性进行质证;原告可就被告举证的事实进行补充或辩解,实践庭审中很少有一方直接向另一方发问的。 1、对被告的证据进行质证,主要包括对证据的合法性、关联性、真实性进行质证; 2、原告可就被
根据法律规定,即使被处罚当事人已经签字,但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仍然可以在法定期限内依法申请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机关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按照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