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诉讼时效是否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更新时间:2022.06.12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诉讼时效不能由当事人约定,这在《民法典》之中有明确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在建立民事关系时,约定了诉讼时效期间,或者是约定了可以导致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情形,这些约定并不会具有法律效力
律师普法
  • 当事人约定延长诉讼时效合法吗
    当事人约定延长诉讼时效合法吗

    诉讼时效是债权人向法院要求保护其权利的法定期限。诉讼时效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允许当事自由约定。所以,当事人约定缩短或者延长诉讼时效的,法院不予认可。

    2020.06.26 127
  • 当事人是否就有诉讼理由
    当事人是否就有诉讼理由

    诉由一般不指诉讼理由,而是指民事诉讼中所涉及的法律关系;其代表着客观存在的事实。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所出台的关于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的通知,民事案件案由应当依据当事人诉争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来确定。

    2020.06.03 73
  •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开始时间的约定有效吗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开始时间的约定有效吗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开始时间的约定无效。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时效属于法律规定的法定事项,当事人不能自行约定。我国合同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

    2021.04.19 80
专业问答
  •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的约定一般能否得到认可?

    诉讼时效制度是因时间经过而对权利发生影响的制度,虽属私法制度,但由于该制度的立法目的在于保护社会公益,维护社会交易秩序、平衡权利人与义务人利益,因此,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定,不允许当事人自由

    2022-10-25 15,340
  • 民事诉讼中是否可以由当事人参与公益起诉

    《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后,依法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机关或者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审开庭前向人民法院申请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准许参加诉讼的,列为共同原告;逾期申

    2022-08-23 15,340
  • 合同中,两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诉讼时效,是否合适?

    合同约定的诉讼期限无效。 诉讼时效期限不能由双方约定,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

    2021-11-11 15,340
  •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开始时间的约定有效吗

    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开始时间的约定无效。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的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同时,当事人对诉讼时效利益的预先放弃也不具有法律效力。

    2022-05-25 15,340
法律短视频
  •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01:02
    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规定,不当得利的诉讼时效通常是3年。对于不当得利请求返还的请求权,大多数情况下,适用普通诉讼的时效期间,即适用民法典中的普通诉讼时效。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是从一方当事人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属于不当得利以及知道

    3,527 2022.12.11
  •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01:07
    民事诉讼时效期限是多久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民事诉讼时效届满之后,权利人并不会丧失起诉权,但义务人有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

    6,614 2022.04.17
  • 继承房产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02:04
    继承房产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继承房产在继承开始前属于继承人共同共有,属于物权确认纠纷,继承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遗产,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继承结束后为继承权纠纷,适用诉讼时效。 在房产分割前,房产为所有继承人共同共有,所有继承人均对该房产享有所有权,为物权确认纠纷,不受诉

    1,593 2022.04.15
诉讼时效是否可以由当事人约定?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