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合同诈骗罪几年之后判

更新时间:2022.10.2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合同诈骗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情形,侵犯的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对公私财产的所有权。犯合同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相关专题推荐: 诈骗合同罪最高判几年
律师普法
  • 合同诈骗罪几年才能判
    合同诈骗罪几年才能判

    合同诈骗最高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该罪的其他量刑规定是,诈骗金额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诈骗金额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

    2020.04.01 88
  • 合同诈骗罪要做几年牢
    合同诈骗罪要做几年牢

    合同诈骗罪一般情形下要做3年以下的牢,还会被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若是涉案金额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会被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5.11 80
  • 合同诈骗多少判几年合同诈骗有哪些形式
    合同诈骗多少判几年合同诈骗有哪些形式

    犯罪分子进行合同诈骗所适用的常见形式包括:签订虚假购销合同,骗取货物;以诱饵开路骗取他人钱物等;对于该罪的处罚规定为:行为人构成合同诈骗罪既遂的,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

    2020.08.21 83
专业问答
  • 诈骗罪之合同诈骗罪之合同范围

    合同诈骗罪中的“合同”主要是指经济合同,不能认为凡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都构成合同诈骗罪,例如行政合同、赠与合同、劳务合同等就不应列入该罪的“合同”范畴。 同时,“合同”必须要符合合同法第9条规定的合同

    2023-09-08 15,340
  • 合同诈骗罪判决之后怎样追回?

    在刑事判决书中会有责令退赔的内容,判决生效后可申请法院执行。《刑法》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

    2023-05-08 15,340
  • 合同诈骗和普通诈骗判几年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8-16 15,340
  • 犯了信用卡诈骗罪之后,信用卡诈骗20万会判几年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法定基准刑参照点】 (一)诈骗不足4000元的,为罚金刑;4000元以上不足5000元的,为管制刑;5000元的,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2022-07-24 15,340
法律短视频
  • 金融凭证诈骗判几年 00:49
    金融凭证诈骗判几年

    行为人使用伪造、变造的汇款凭证、银行存单、委托收款凭证,或者其他银行结算凭证,骗取财物,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的,应当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犯罪情节的,应当判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

    881 2022.04.17
  • 虚拟货币诈骗判几年 01:03
    虚拟货币诈骗判几年

    虚拟货币是指非真实的货币。我国并未明确规定虚拟货币属不属于诈骗罪中的公私财物范畴,依据现有的判例,法院的观点认为,像比特币、莱特币等数字货币,在市场中流通,具有市场价值和现金价值,可以认定为合法的财产,如果诈骗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是可能涉嫌

    2,154 2022.04.15
  • 欺诈罪能判几年 01:07
    欺诈罪能判几年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欺诈罪,只有诈骗罪。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人实施欺骗行为,使得受骗人产生错误认识,受骗者基于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犯罪人或第三者因此取得财产,最后受骗者遭受财产损害。 我国刑法第

    374 2022.05.18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合同诈骗罪几年之后判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