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司法鉴定法律常识

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未成年人作证的限制

更新时间:2022.06.13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刑事诉讼活动中未成年人出庭作证的这件事情肯定有所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还年幼,比如是低于14周岁的未成年人,也不能正确表达、不能辨别是非的,这些人都是不可以做证人的,一般年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出庭作证。
律师普法
  • 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最长多久
    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最长多久

    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羁押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七个月。羁押指的是在一定期限内对被拘留或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状态。

    2021.08.30 73
  • 未成年人能被称为犯罪嫌疑人吗
    未成年人能被称为犯罪嫌疑人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年满14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可以称为犯罪嫌疑人,但有没有罪,要经法院判决才能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

    2020.05.26 174
  •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有哪些权利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有哪些权利

    我国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 (1)自行辩护的权利; (2)聘请律师提供法律帮助的权利; (3)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获得免费法律援助的权利; (4)对司法人员侵犯自己权利的行为提出申诉、控告的权利; (5)对审理自己案

    2020.06.20 138
专业问答
  • 犯罪嫌疑人会对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诉讼中如何量刑

    量刑要考虑犯罪动机、社会危害性、是否有从轻或减轻情节,以及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辩护人可以提供以下法律服务:1、在侦查阶段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涉嫌罪名和有关案件的情况,为犯

    2022-02-19 15,340
  • 刑事诉讼法中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收集哪些证据

    《刑诉》第二百六十六条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应当保障未成年人行使其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

    2022-04-21 15,340
  • 哪些人不能作为刑事诉讼中的犯罪嫌疑人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的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但是,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2022-11-02 15,340
  • 在刑事诉讼中,未成年人为犯罪嫌疑人指定辩护是什么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472条规定:审判时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因此犯罪时未成年

    2022-04-2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区别 01:46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区别

    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有三点区别,具体如下: 1、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都是在刑事诉讼中被刑事追诉的人,二者的区别在于犯罪嫌疑人只存在于公诉案件的侦查阶段和审查起诉阶段,而被告人则既存在于公诉案件也存在于自诉案件,并且都是存在于审判阶段。 2、犯罪

    814 2023.01.04
  • 刑事案件中嫌疑人不承认怎么办 01:11
    刑事案件中嫌疑人不承认怎么办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犯罪嫌疑人不承认其行为,则在案件审查过程中得不到直接的口供证据,只有其他间接证据。因此,司法机关应当通过对全案间接证据的审查,运用正向推理、反向求证的审查方法,建立起间接证据之间的关联性。如果各间接证据之间无法相互印证,存

    2,502 2022.05.11
  • 犯罪嫌疑人保释金要多少 01:28
    犯罪嫌疑人保释金要多少

    犯罪嫌疑人保释金要视情况而定: 1、采取保释金形式取保候审的,保释金的起点数额为一千元; 2、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社会危险性,案件的情节、性质,可能判处刑罚的轻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情况,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情况,确定收取保证金

    8,329 2022.11.23
刑事诉讼中对犯罪嫌疑人未成年人作证的限制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