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盗掘古墓罪既遂判刑最新规定: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所谓盗掘,是指未经国家文化主管部门批准的私自掘取行为,其行为方式可以是秘密的,也可以是公开进行。
法院对盗墓者的判罚刑有三种情形: 1、构成本罪既遂的,法院一般应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属于较轻犯罪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刑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3、行为人盗掘国家重点保护古文化遗址或存在其他法定情形的,依法应处10年以
盗墓罪判刑规定如下: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盗掘确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一般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加重情形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法律规定犯了盗墓罪,即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的判刑: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多次盗墓等情形的,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盗墓犯罪条款的详细规定是: 1、行为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犯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关于盗墓犯罪条款的详细规定是:行为人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是指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
要确定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可以通过其行为是否具备以下要件: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了刑事责任年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 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3、客体要件,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4、客
村霸如何定罪,主要根据其相关犯罪行为确定,可能涉嫌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故意伤害罪等。“村霸”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干扰基层政权,通过“拳头”、欺骗、贿选等手段插手基层选举,争当村干部或扶植代理人,插手基层公共事务; 2.欺压村民
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属于较轻犯罪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刑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3、行为人盗掘国家重点保护古文化遗址或存在其他法定情形的,依法应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法院对盗墓者的判罚刑有三种情形: 1、构成本罪既遂的,法院一般应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属于较轻犯罪情节的,处3年以下有刑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3、行为人盗掘国家重点保护古文化遗址或存在其他法定情形的,依法应处10年以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管理制度。 (二)客观要件:本罪属于行为犯而不是结果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就已构成本罪,至于是否造成使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受到严重破坏的结果,只对确定本罪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