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贷款诈骗的行为及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2.08.18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 第五十条[贷款诈骗案(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律师普法
  • 贷款人义务以及相关法律有哪些
    贷款人义务以及相关法律有哪些

    贷款人有提供贷款的义务;贷款人未按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贷款人有对借款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的权利。如借款人未按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解除合同。贷款人有不得预先

    2021.03.14 64
  • 贷款诈骗罪的法律规定
    贷款诈骗罪的法律规定

    贷款诈骗罪的法律规定是,如果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诈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可构成该罪,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到二十万元的罚金。

    2020.07.07 146
  • 关于诈骗罪的定罪量刑及相关法律法规是什么呢
    关于诈骗罪的定罪量刑及相关法律法规是什么呢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并不限于骗取有体物,还包括骗取无形物与财产性利益。根据本法第2l0条的有关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门退税、抵扣税款的

    2020.03.12 148
专业问答
  • 哪些行为涉及商标侵权法律的相关规定

    法律分析 商标侵权行为是: 1、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或销售以该方法取得的商标的; 2、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的; 3、商标侵权行为报刊的其他行为。

    2023-09-23 15,340
  • 贷款诈骗的相关问题以及法律处罚

    1、假证贷款有两种判罚判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2、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2023-10-04 15,340
  • 单位可以成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吗,有哪些相关规定

    单位不可以成为贷款诈骗罪的主体。贷款诈骗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该罪的主体,但不包括单位。贷款诈骗罪具体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虚假理由、使用虚假

    2023-10-15 15,340
  • 贷款诈骗罪的概念及其相关规定是怎样的

    1、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2、本罪的主体是自然人,单位不构成本罪的主体。如果行为人与信贷员串通然后共同实施贷款诈骗罪则分情况处理:信贷员为国

    2023-09-28 15,340
法律短视频
  •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01:19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我国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从而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公私财产所有权进行侵犯,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不仅是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还可以是单位。在现代的社会中

    1,365 2022.04.17
  •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01:18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有哪些相关规定

    刑事诉讼法关于立案的规定如下: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 2、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被害人对侵犯

    1,939 2022.12.11
  •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01:27
    消费欺诈行为的法律认定

    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国家工商总局《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可以从3个方面判断经营者的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

    2,90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贷款诈骗的行为及法律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