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公安机关有哪些依据故意损毁文物不予立案

更新时间:2023.01.1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本罪是举动犯,只要实施故意损毁行为,均构成本罪。
律师普法
  • 公安机关不予受理的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不予受理的法律依据

    公安相关负责侦查刑事案件,但职务类犯罪、自诉案件、军人犯罪类案件除外。

    2020.02.26 605
  • 收缴公安机关收缴物品法律依据有哪些
    收缴公安机关收缴物品法律依据有哪些

    在现场勘查或者搜查中需要扣押物品、文件的,由现场指挥人员决定。对于扣押的物品和文件,应当会同在场证人和被扣押物品、文件的持有人查点清楚,当场开列《扣押物品、文件清单》一式三份,写明物品或者文件的名称、编号、规格、数量、重量、质量、特征及其来

    2020.05.27 1,474
  • 什么情况下公安机关不予立案
    什么情况下公安机关不予立案

    有以下情况的,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2020.10.14 172
专业问答
  • 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2.认为没有犯罪

    2022-05-23 15,340
  • 有哪些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2.认为没有犯罪

    2022-06-02 15,340
  • 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 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2.认为没有犯罪

    2022-05-21 15,340
  • 故意损毁文物罪立案标准与立案依据是什么

    故意损毁文物罪(刑法第324条第1款),是指违反文物保护法规,明知是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而予以故意损毁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2-07-0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故意损毁文物罪如何处罚 01:00
    故意损毁文物罪如何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故意损毁文物罪是指行为人故意损毁受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或者是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的行为。 其中,文物包括:1、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化遗址、古墓、古建筑、壁

    1,740 2022.04.17
  • 故意损毁文物罪追诉时效 01:26
    故意损毁文物罪追诉时效

    故意毁坏文物罪的追诉时效为十五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

    1,273 2022.04.17
  • 故意损毁文物罪能取保吗 01:36
    故意损毁文物罪能取保吗

    触犯故意损毁文物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可以取保候审,具体要看是否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符合以下四个条件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1、行为人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又或者是独立适用附加刑;2、行为人的社会危险性和人身危险性小,虽

    652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公安机关有哪些依据故意损毁文物不予立案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