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缓刑考验期满后应该怎样办

更新时间:2022.12.2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被宣告缓刑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条件地回归自由,相反,缓刑的设置实质上是附条件地暂缓执行刑罚。基于此,我国刑法中对缓刑设置了一定的考验期。只有在缓刑考验期间,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认真遵守一定的规范,并积极参与社区矫正,方能最终获得好的结果。具体来说,根据我国《刑法》第76条的规定,缓刑考验期满后有三种情况: 1、考验期满,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没有重新犯罪或者被发现漏罪,则原判的刑罚不再执行,相关机关予以公开宣告; 2、考验期限内,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3、在考验期限内,如果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违反人民判决中的禁止令,情节严重的,应当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
律师普法
  • 缓刑考验期满后怎么样可以被判缓刑
    缓刑考验期满后怎么样可以被判缓刑

    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如果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进行数罪并罚。

    2020.11.30 100
  • 缓刑考验期满由谁考察
    缓刑考验期满由谁考察

    缓刑考验期内社区矫正机构负责考察。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

    2020.03.26 206
  • 缓刑考验期满后的起算日
    缓刑考验期满后的起算日

    我国《刑法》规定,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判决确定之日是指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 如果提出上诉或者抗诉后,经二审维持原判的,则应从二审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需要在缓刑考验期限内进行考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日期,不

    2020.03.31 110
专业问答
  • 缓刑考验期满后应该怎么样办

    《刑法》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如果没有犯新罪或者没有漏罪,原判决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且应当予以公开宣告。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考验期内实行社区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

    2022-11-03 15,340
  • 缓刑考验期满后该怎样办

    法律规定的考验期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判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第二种情形是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如果缓刑

    2022-09-03 15,340
  • 缓刑考验期满后应该怎么办?

    《刑法》规定对宣告缓刑的犯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缓刑考验期满,如果没有犯新罪或者没有漏罪,原判决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且应当予以公开宣告。被宣告缓刑的罪犯在考验期内实行社区矫正,期满司法所应当组织解除社

    2021-11-26 15,340
  • 缓刑考验期满后应该怎么办

    法律规定的考验期有两种:第一种是被判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第二种情形是被判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如果缓刑

    2022-08-25 15,340
法律短视频
  •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00:51
    缓刑考验期什么意思

    缓刑考验期一般是指,法律规定的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社会上对其进行考察的期限。被判拘役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最短不得少于两个月。被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最长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最短不能少于一年。被判处拘役

    1,362 2022.04.17
  •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01:05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是多久

    缓刑考验期的期限需视情况而定: 1、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 2、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 3、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缓刑考验期限内必

    392 2023.04.20
  •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01:18
    无期徒刑假释考验期是多久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假释考验期限是十年。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2、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3、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

    598 2022.06.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缓刑考验期满后应该怎样办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