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民事诉讼法律常识

民法总则的主体具体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6.15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民事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民法典中规定了三类: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律师普法
  • 民法总则的主体都包括谁
    民法总则的主体都包括谁

    民法总则的民事主体并不仅仅包括我们个人,还包括公司、学校等团体组织,在法律上他们被称之为自然人与法人。自然人与法人都拥有独立的民事权利,可以利用自己的民事主体身份承担民事责任。

    2021.03.04 139
  • 民法总则有哪些民事主体
    民法总则有哪些民事主体

    民法总则的民事主体是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自然人生而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不因性别、地区、民族、年龄、职业的不同而存在差别;法人制度是民事法律的一项基本制度;非法人组织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能够依法以自己的名义从事民事活动的组织。

    2021.04.18 169
  • 民法总则对民事主体是如何规定的
    民法总则对民事主体是如何规定的

    民事主体是民事关系的参与者、民事权利的享有者、民事义务的履行者和民事责任的承担者。

    2021.04.19 306
专业问答
  • 总法典的民事主体是

    民事主体又称“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即民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民事主体的资格由法律规定,在中国,根据规定,能够作为民事主体的有公民(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 根

    2023-09-07 15,340
  • 民法总则规定的民事主体有哪些

    没有变化,但是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界限下调了,同时明确规定了胎儿的继承权等权利等,这些改动体现了民总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进一步深入,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也能用法律的武器更好的保护自己。

    2021-08-13 15,340
  • 民法总则规定,民法总则是为保护民事主体的权益而制定的吗?

    《民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

    2021-10-01 15,340
  • 根据民法典总则有关民事主体行使权利的原则是什么?

    民事权利的行使是指权利人为实现自己的权利实施一定的行为。权利行使的方式有事实方式和法律方式两种。事实方式,是指权利人通过事实行为行使权利;法律方式是指权利人通过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权利。权利行使应遵循以下

    2021-08-1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00:56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10,417 2022.04.17
  • 行政处罚法的主体是什么 01:07
    行政处罚法的主体是什么

    行政处罚法的主体是:享有立法权并经法律明文规定,或者授权的国家机关。行政执法主体一般是指,行政执法活动的承担者。行政执法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能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管理活动,承担其行为所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包括行政机关和行

    1,803 2022.05.11
  • 非法行医罪主体是什么 01:41
    非法行医罪主体是什么

    非法行医罪的主体为: 1、未取得医师资格的人; 2、已取得医师资格,但尚未通过注册取得执业证书的人; 3、已在具有集体执业资格的医疗机构中行医的人员,擅自从事个体行医的; 4、已取得医师执业资格和执业证书,但超出执业地点、类别和范围行医的人

    473 2022.07.02
民法总则的主体具体是什么?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