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什么是职务行为阻止执行行为?

更新时间:2022.09.15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从合理平衡相对人、用人单位和行为人的利益出发,并联系和区分相关事实情况,对职务行为的认定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客观说。这是认定职务行为的基本标准。在操作上,采用客观说的基本要求是行为人的行为表现为执行职务,一般有两类情况: (1)行为人的行为明确表现为执行职务,即发生在执行职务场所内、工作时间和过程中和为完成工作任务目标。 (2)行为人的行为虽不明确表现为执行职务,但使用了单位的资源,如某工作人员驾车外出办私事儿。第二个层次是用人单位选任或管理有过失。这一标准是对客观说不足的弥补,也涉及对职务侵权归责原则的理解。职务侵权归责原则是指用人单位对其工作人员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责任的依据。就此理论界有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主张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认为用人单位只有对其工作人员的选任、管理或者监督存在过错时才需要承担责任;第二种观点主张适用过错推定责任,认为用人单位需要对其工作人员的侵权行为承担侵权责任,除非其能证叫其对工作人员的选任、管理和监督没有过错;第三种观点主张适用无过错责任,认为只要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原因造成损害,构成侵权行为的,用人单位就需要承担赔偿责任,不管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选任、管理和监督是否存在过错。实践中的主流观点是无过错责任。《侵权责任法》采纳的也是无过错责任。但这里存在着对无过错责任的正确理解问题。无过错责任的小侵权不以过错为要件,但在用人单位明显有过错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也应与对相对人承担赔偿责任。客观说并不强调用人单位的过错,而是一般性地突出用人单位对其工作人员的管理责任,因此也难以覆盖用人单位有过错从而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责任的情况。由于客观说是认定职务行为的基本标准,对用人单位管理有过失情况下的职务行为应进行较严格的限定,宜限定往两类情况:其一是用人单位选用工作人员有明显失误。如选用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作为工作人员。此类工作人员的行为无论是否与本职工作有关,均应视为职务行为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其二是对工作人员正常执行职务中为工作利益而超出职务要求的损害。也即应具备三个条件: (1)工作人员在正常执行职务中; (2)工作人员超出职务要求造成损害; (3)工作人员超出职务要求系为用人单位利益。这时用人单位承担替代责任的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作人员整体上系为用人单位工作利益发生了侵权行为;二是用人单位应当对工作人员服务公司利益的行为应尽管理责任。由于自然人均有其个性,要求用人单位为工作入员的任何与用人单位有关的行为负责会过分加大用人单位的责任,也是不公允的。在实践中,这一认定职务行为的标准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形,即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超出职务要求伤害他人,如相对人找用人单位领导说理,保安在拦截中伤害相对人。第三个层次是工作人员在特殊情况下看似违反职务要求,但实际符合其职务本质要求的行为伤害他人。如突发事件下工作人员离开不重要的本职岗位而去抢救用人单位财产的过程中致人损害。这时工作人员的行为看似违反本职要求,但实际上符合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符合用人单位的基本利益。这里面体现的实际上是对职务内容的辩证理解。而在此种情况下让用人单位承担责任,既有利于相对人获得救济,也能较好协调用人单位与工作人员的利益。表现在,此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对外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后可在内部关系上要求工作人员适当赔偿。
律师普法
  • 什么情况下为停止执行职务?
    什么情况下为停止执行职务?

    是一种措施。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调查组认为被调查的党员干部确犯有严重错误,已不适宜担任现任职务或妨碍案件调查时,可建议对其采取停职检查措施。”《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关于在查处违犯党纪案件中规范和加强

    2020.12.13 2,079
  • 如何处罚阻碍执行职务人员的行为
    如何处罚阻碍执行职务人员的行为

    若行为人有阻碍公务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应当作出的处罚有:一般可由公安机关对行为人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则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还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是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则从重处罚。

    2020.06.27 98
  • 阻止别人报警是什么行为
    阻止别人报警是什么行为

    行为人抢走手机是防止受害人报警,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所以抢手机阻止报警属于故意伤害行为中的一个环节。涉嫌故意伤害罪。抢劫罪(刑法第263条),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财物的所有人、保管人当场使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强行将公私财物抢走的行为。

    2020.05.25 804
专业问答
  • 什么行为是阻碍警察执行公务?

    什么行为是阻碍警察执行公务? 阻碍、妨害警察执行职务违法犯罪行为形式表现多样,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言语方面。一是侮辱谩骂。对警察的执法形象或个人人格进行辱骂、诅咒;二是威胁恐吓。对警察进行言

    2023-09-19 15,340
  • 阻碍执行职务行为行政处罚的责任事项

    1、立案责任:发现阻碍执行职务的行为,予以审查,决定是否立案。 2、调查责任:对立案的案件,制定专人负责,及时组织调查取证,与当事人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执法人员不得少于两人,调查时应出示证件,允

    2023-08-28 15,340
  • 阻碍执行公务和阻碍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轻者属于违法行为,会受到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涉嫌妨碍公务罪,会追究刑事责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

    2022-02-12 15,340
  • 妨碍执行公务罪的行为人采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他人执行职务的行为

    1、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所谓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运用其合法职权从事公务活动。这种公务活动,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或

    2022-03-0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什么是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01:58
    什么是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指的是军人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阻挠军队指挥人员、值班人员、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下面四点: 第一,在客体上,本罪侵犯的是我国军队的值勤秩序。由于军队的指挥工作和

    1,265 2022.04.17
  • 什么是骗保行为 01:01
    什么是骗保行为

    骗保行为,一般有以下的八种情况,具体如下: 1、虚构医药服务,伪造医疗文书和票据,骗取医保基金的; 2、为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发票的; 3、将应由个人负担的医疗费用记入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的; 4、为不属于医保范围的人员办理医保待遇的; 5、为

    3,343 2022.05.11
  •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0,322 2022.09.0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什么是职务行为阻止执行行为?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