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构成诈骗罪能取得财产清算吗

更新时间:2022.12.10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有清算。 诈骗犯被抓后财产一般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产,应当追缴或者责令退还; 2、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3、犯罪所用的违禁品和财产应当没收,没收的财产和罚款将上缴国库,不得挪用或自行处理。 除挥霍外,其诈骗财产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追回并退还受害人。同时也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依据。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追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律师普法
  • 诈骗罪财产有清算吗
    诈骗罪财产有清算吗

    诈骗犯被抓后财产一般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1、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产,应当追缴或者责令退还; 2、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3、犯罪所用的违禁品和财产应当没收,没收的财产和罚款将上缴国库,不得挪用或自行处理。 除挥霍外,其诈骗财产由

    2020.12.13 92
  • 诈骗罪能构成诈骗中间人吗
    诈骗罪能构成诈骗中间人吗

    诈骗罪中间人有关系。具体如下: 1、如果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明知是诈骗而参与的,属于诈骗案件中的共犯,参与了诈骗行为,属于共同犯罪,涉嫌诈骗罪,按照共犯追究刑事责任。 2、如果有证据证明该中间人确实不知道这是诈骗,该中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

    2020.01.20 92
  • 诈骗罪还清了算诈骗吗?
    诈骗罪还清了算诈骗吗?

    1.算诈骗。 2.诈骗行为已经完成,这只是退赃行为,已经构成诈骗罪。在承担刑事责任之后,还应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3.刑事责任并不能代替民事责任。一般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都是这样的。除非原告主动不要了,否则债务仍然存在的。所以,诈骗罪判刑后是需

    2020.07.27 116
专业问答
  • 群发短信实施诈骗但未骗得财物的,构成诈骗罪吗?能取保吗?

    未骗得财物的,构成诈骗罪的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处罚。能否取保,需要综合具体的案情来定。

    2022-10-02 15,340
  • 同居期间骗取财产不构成诈骗罪吗

    同居期间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大额财物的,涉嫌诈骗罪。

    2023-02-25 15,340
  • 合同诈骗案构成诈骗罪后财产能追回吗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千元以上的,属于“数

    2023-10-27 15,340
  • 未取得合同还构成合同诈骗罪吗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确认犯罪是否既遂,应当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具备了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为标准。若完全具备了某一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为犯罪既遂;若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

    2023-06-07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如何构成诈骗罪 01:09
    如何构成诈骗罪

    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有以下四点: 1、犯罪主体,诈骗罪是自然人犯罪,单位不构成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同时根据我国对刑事责任年龄的相关规定,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亦不构成犯罪主体,即其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2、主观方面,诈骗罪须由自然人有意行使诈骗行为

    600 2022.10.08
  • 借钱不还能构成诈骗吗 01:20
    借钱不还能构成诈骗吗

    借钱不还可能构成诈骗。如果债务人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他人公私财物的,属于借贷式诈骗,在这种情况下,债务人涉嫌诈骗罪。但其实个人借贷一般都属于民事诉讼领域,由债权人到法院起诉债务人,而不涉及刑事。但是如果债权人

    3,830 2022.05.11
  •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00:59
    不当得利算诈骗吗

    不当得利不算诈骗。两者的概念不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的利益。不当得利的情形在生活中经常发生,是没有法律上的依据获得利益的行为。 不当得利是民

    1,798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构成诈骗罪能取得财产清算吗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