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刑事辩护法律常识

羁押期限一年能释放吗?

更新时间:2022.10.11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看情况: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律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 二、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延迟羁押期限。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三日。对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律师普法
  • 羁押期限满需要释放证吗
    羁押期限满需要释放证吗

    羁押期届满释放的需要释放证。侦查机关发现不应当拘留或者逮捕的,应当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释放通知书》送达看守所。

    2020.11.08 219
  • 羁押期内不能结案释放吗
    羁押期内不能结案释放吗

    司法机关对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处理有三种办法: 一是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押的应当予以释放; 二是对于取保候审超过十二个月或者监视居住超过六个月的,应当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 三是变更强制措施,如对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解除羁

    2020.09.16 89
  • 羁押期满释放是无罪吗
    羁押期满释放是无罪吗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的“释放”,其含义大多情况下为“暂时性释放”,而不是无罪释放或者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应当“暂时性释放”,意味着继续羁押已经非法,依法“应当”(而不是“可以”)变更为非羁押强制措施。因此,“暂时性释放”的法律规定基本上

    2020.04.23 426
专业问答
  • 羁押期限满了可以彻底释放吗

    1、看具体情况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八条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本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的,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予以释放

    2022-11-04 15,340
  • 羁押会释放吗

    看情况: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逮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对不需要继续羁押的,应当建议予以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不会被释放。

    2023-05-13 15,340
  • 羁押就一定会释放么

    拘留是否会释放取决于具体情况。《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五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捕后,人民检察院仍应当审查拘留的必要性。不需要继续拘留的,建议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当在十日内通知人民检察院处

    2022-01-04 15,340
  • 羁押期届满需要释放证吗

    羁押期届满释放的需要释放证。《公安机关适用刑事羁押期限规定》第8条侦查人员应当在拘留或者逮捕犯罪嫌疑人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对其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或者逮捕的,应当报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制作

    2022-06-01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延长侦查羁押期限 00:49
    延长侦查羁押期限

    延长侦查羁押期限,具体情况如下: 1、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不得超过二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可以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批准延长一个月; 2、因为特殊原因,在较长时间内不宜交付审判的特别重大复杂的案件,由最高人民检察院报

    3,558 2022.05.11
  • 羁押期最长多久 01:25
    羁押期最长多久

    羁押期限自公安机关拘留犯罪嫌疑人开始,历经公安机关侦查阶段、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和人民法院审判阶段。 侦查阶段羁押期限分为拘留期限和逮捕期限。逮捕前拘留期限最长37天。逮捕前的37天被刑事案件律师称为刑事辩护的“黄金37天”,因为一旦犯罪嫌

    1,084 2022.04.15
  • 六种疾病不能羁押是什么 00:53
    六种疾病不能羁押是什么

    我国刑法中并无明确规定六种疾病不能羁押。但是,对于以下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可以采取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的办法: 1、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情形; 2、正在怀孕或者正处于哺乳期内的妇女; 3、特殊案件需要

    2,019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羁押期限一年能释放吗?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