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侵害名誉/肖像法律常识

民法总则对名誉权的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2.06.18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主要内容是明确了名誉的定义、名誉权的主体以及侵犯名誉权的方式,其中明确说明了公民和法人都享有相应的名誉权,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不得利用侮辱、诽谤等方式对他人的名誉权进行侵犯,否则侵权行为人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者是刑事责任。
律师普法
  • 民法总则名誉权是什么意思
    民法总则名誉权是什么意思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即自己的名誉,依法所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

    2021.01.28 159
  • 民法总则可变更合同主要内容是什么
    民法总则可变更合同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变更合同主要内容是: 1、欺诈。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2、胁迫。 3、乘人之危。 4、重大误解对合同性质的误解(如将保管作务赠与);对合同当事人的误解;对合同标准的的误解。 5、显失公平可撤销合同。

    2021.03.09 88
  • 民法总则关于监护权的规定具体内容
    民法总则关于监护权的规定具体内容

    关于监护权最新内容实施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以下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弟姐妹; 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必须

    2022.03.30 362
专业问答
  • 民法总则的身份权和名誉权的区别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获得的社会评价依法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名誉权的主体是公民或法人;客体是民事主体就其能力、品质所获得的社会评价,包括品德、才干、信誉、商誉、功绩、资历和身份等方面

    2022-07-16 15,340
  • 民法总则主要是规定哪些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是的总则编,规定了民事活动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规定,在民法典中起统领性作用。共分基本规定、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期间计算和附则11章

    2022-09-03 15,340
  • 新民法总则的监护权是什么内容

    新民法总则关于监护权的最新内容在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总则编有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

    2021-07-16 15,340
  • 民法总则侵犯名誉权怎么处罚

    侵害名誉权的,受害人可以直接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礼道歉,在侵害名誉的范围内消除影响。如果造成精神伤害的,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精神损失。如侵权人拒不承担责任,受害人可以到法院起诉处理。另外,侵害

    2023-12-02 15,340
法律短视频
  • 名誉权和荣誉权区别是什么 00:56
    名誉权和荣誉权区别是什么

    名誉权和荣誉权主要有以下四个区别: 1、主体不同。荣誉权的主体特定,仅为获得光荣称号或嘉奖的民事主体享有;而名誉权是所有民事主体都享有的一种人身权; 2、客体不同。荣誉权的客体是荣誉称号、证书、勋章、奖章、奖状等,而名誉权的客体是公众对他人

    712 2022.11.21
  • 民法典1260条内容是什么 01:44
    民法典1260条内容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260条内容是《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同时废止。相应法律有了较之以前有很大变动,物权

    5,733 2022.05.11
  • 侵害名誉权和荣誉权,一般需要承担什么民事责任? 00:58
    侵害名誉权和荣誉权,一般需要承担什么民事责任?

    侵犯名誉权和荣誉权需要承担支付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赔偿金的责任。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相关法律

    1,006 2022.04.17
侵害名誉/肖像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民法总则对名誉权的规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