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19
涉外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 1、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刑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2、我国司法机关和外国司法机关可以相互请求刑事司法协助。
《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涉外民事关系适用的法律。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和其他法律对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没有规定的,适用与该涉外民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
涉外刑事案件管辖权的规定为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适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涉外刑事案件包括: 1、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外国人犯罪的或者我国公民侵犯外国人合法权利的刑事案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
涉外案件,在中国,指司法机关受理的涉及外国、外国企业和组织、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的案件。既有刑事案件,也有民事案件、行政案件。涉外刑事案件如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案件,中国公民对外国或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或中国公民犯
1、条约规定的方式送达,如果双方国家之间有国际条约或者双边互惠条约,那么就按照约定的方式送达。 2、外交送达,这个规定在于国家间没有互惠基础或者国际条约,那么通过国家的外交关系和外交规定,直接在国家间送达。
(一)属地原则属地原则主张以案件的事实和当事人双方与有关国家地域联系作为确定法院涉外司法管辖权的标准,强调一国法院基于领土主权的原则,对其所属国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法律事件和行为具有管辖权限。诉讼中的案件事实和双方当事人与法院国的地域上的
以被告住所地为普通管辖的依据,即采用原告就被告的原则,凡是涉外民事案件中的被告住所地在我国,我国法院就有管辖权。如果被告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只要其经常居住地在我国领域内,我国法院也有管辖权。以上被告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对于在
涉外刑事案件管辖的规定有:对于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适用《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审判更为适宜的,可
涉外继承的,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遗嘱继承关于遗嘱效力的问题,符合遗嘱人立遗嘱时或者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国籍国法律或者遗嘱行为地法律的,遗嘱均为成立。
在我国法院提起的诉讼中,构成涉外民事法律关系的有: (1)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 (2)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或标的是位于外国的物或财产; (3)导致民事法律关系权利义务产生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国外。 具备上述三个特征之一的民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