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法律常识 > 侵害名誉/肖像法律常识

故意伤害罪中受害人的代理人是指的哪个

更新时间:2022.03.26

专题首页 法律短视频 律师说法 专业问答
行动指南
一、怎样做刑事被害人的代理人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0条规定: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3日以内,应当告知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由此可见,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代理,具有如下特点: (1)公诉案件被害人委托代理人,可以由被害人本人委托,也可以由他的近亲属或法定代理人委托,其他人无权为被害人委托代理人。 (2)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委托的代理人是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而不是被害人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的代理人。 (3)被害人委托诉讼代理人是从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开始的,也就是说,公诉案件在侦查阶段,被害人不能委托代理人。案件移送起诉之后,包括一审、二审都可以随时委托代理人。 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只能代理行使法律赋予被害人全部或部分的诉讼权利。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主要有: (1)在起诉阶段,有权向检察人员反映对案件的意见。对不起诉的决定被害人如果不服,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2)在法庭上公诉人宣读起诉书后,被害人可以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证人、鉴定人发问。对在法庭上出示或宣读的物证、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等证据,可以发表意见。 (3)被害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 (4)有权参加法庭辩论。 (5)被害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 (6)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依法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等。被害人的这些诉讼权利,也就是被害人的代理人的代理范围。每个案件的具体代理范围,要以委托代理协议中的规定为依据,可以全权代理,也可以部分代理。 二、哪些人可以作为辩护人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下列的人可以被委托为辩护人: 1、律师; 2、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 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亲友。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五条规定: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随时委托诉讼代理人。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被言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应当告知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 三、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作了比较具体、全面的规定。概括起来,刑事被害人的诉讼权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申请回避权。被害人作为与犯罪分子对立的诉讼另一方当事人,有权在法定情形下要求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翻译人员、鉴定人、书记员回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诉讼活动公正、合理进行。 (二)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刑诉法第四十条规定了公诉案件的被在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诉案件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均有权委托诉讼代理人。同时,在该条第二款还明确规定了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告知被害人等享有这项权利。这是以前刑诉法没有的。 (三)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权利。修改后刑诉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遇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由于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是民事诉讼,作为原告人的范围就包括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刑诉法修改前,当国家、集体财产因犯罪行为受到损失时,提起赔偿的权利由人民检察院代为行使,这实际上剥夺了受害单位的民事权利。虽然人民检察院是为了保护公有财产,但它并不具有对该部分公有财产的所有权。受害单位在法律上享有自己所有权不受侵犯和当受侵犯时有权请求保护的权利。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被害的法人、组织作为原告人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也是法治社会的需要。 (四)举报、控告权。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第二款规定: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第十四条第三款也规定:诉讼参与人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这两项规定是宪法赋予公民申诉、举报、控告权利和在刑事诉讼中的具体体现。被害人享有这项权利的意义在于当自己受到不法侵害时,可以随时寻求国家司法机关的援助,保障自己人身权、财产权的合理存在;同时也促进了公、检、法机关接受人民监督,积极履行职责,使打击犯罪、保障社会稳定的功能充分发挥。修改后的刑诉法为保证被害人举报、控告权利的真正实现,从三方面进行了规定:第一、规定公、检、法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第二,规定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有监督的权利。第三,规定公、检、法应保障被害人举报、控告后的安全。
律师普法
  • 故意伤害罪是指打架伤人的吗
    故意伤害罪是指打架伤人的吗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打架致人轻伤以上的,构成故意伤害罪。

    2020.08.09 101
  • 交通事故中间接受害人指的是哪些人
    交通事故中间接受害人指的是哪些人

    交通事故中,间接受害人指的是与死者或残者生前有扶养关系的人。间接受害人是指交通事故中致人死亡或致残使其劳动能力丧失,造成受害人生前或丧失劳动能力以前的扶养人扶养来源的丧失,依法应向其赔偿必要的扶养生活费的侵权赔偿制度。

    2020.01.31 245
  • 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都是指哪些内容?
    刑法中的故意伤害罪都是指哪些内容?

    故意伤害罪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内容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2020.07.04 118
专业问答
  • 故意伤害被害人代理词

    书写故意伤害被害人代理词的模版如下: 审判长、审判员: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律师事务所接受本案受害人刘**委托,由我担任本案受害人的诉讼代理人。代理人通过详细的阅卷和认真听取法庭调查,根据事实

    2022-08-09 15,340
  • 如何判定杀人罪中的故意伤害罪与杀人罪中的故意伤害的

    我国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那么什么是故意杀人罪,如何判断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呢故意杀人罪中的“故意”是指,行为

    2022-04-01 15,340
  •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中的他人指的谁

    是指侵犯的客体仍是他人的身体健康,不包括自己。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其构成要件是: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侵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 3.本

    2022-11-08 15,340
  • 关于故意伤害,受到故意伤害的,受害人怎么维权?

    受到故意伤害或者殴打,受害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受理后根据具体情节立案后依法进行侦查,收集证据进行破案;受害人可向公安部门提供有关的线索,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查明事实和真相,依法追究犯罪

    2022-04-08 15,340
法律短视频
  •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00:48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伤害他人的身体。而故意杀人罪则是指,行为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违反刑法,剥夺他人的生命。这两者在责任形式上存在区别。故意伤害罪的责任形式为故意,即行为人对

    1,887 2022.04.17
  • 什么叫故意伤害他人罪 01:09
    什么叫故意伤害他人罪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我国法律并没有规定故意伤害他人罪这一罪名,《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的是故意伤害罪而非故意伤害他人罪。而对于故意伤害罪这一概念,从《刑法》的规定来看,即是指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主观上是出于故意的心理,并且

    1,468 2022.04.17
  •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条件有哪些 01:07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条件有哪些

    构成故意伤害罪的条件有: 1、构成本罪的主体一般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为身体权,即自然人的、以保持其肢体、器官和其他组织的完整性为内容的人格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如:用器

    1,318 2022.04.17
侵害名誉/肖像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故意伤害罪中受害人的代理人是指的哪个
为您推荐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